原本大家看在于校长的面子上,对于昌杰都还不错。
如今出了这种事,众人心里都有些疙瘩,态度不说大转弯,也多多少少冷了下来。
众人的冷眼让于昌杰觉得难受,但更难受的还在后面——陈芸竟然要把那批书的印费算在他们头上,就从工资里面扣!
印刷厂要印什么东西,需要提前打版。
这个版费是少不了的,之后印多少份只是油墨和纸张的区别。所以一般来说,印得越多,单份成本就会越低。
而学校印的教材数量很少,页数却多,单本的成本比新华字典还贵,两百本需要将近二百块。
这两百块陈芸不愿意出,凭什么要用学校的钱为于昌杰、汪一鸣两个人的错误买单?
她向上面打了份报告,收到回复之后便把处理结果公布了——于昌杰与汪一鸣两个人合力承担两百块,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扣除十元,持续十个月。
学校的老师工资都不低,基础工资加上部队杂七杂八的补贴,一个月最少都有三四十。
扣除十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会有影响,却也不会因此吃不起饭。
但两人依旧对这个处罚不满,觉得这个钱不应该转嫁到自己头上。
对此陈芸只有一句话:“人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汪一鸣胆小,争取了一次被打回来就认了。于昌杰却不,他不想出这个钱,陈芸又不给他面子。
他想了想,想出一个自认为绝佳的主意——把老校长给请了过来。
于校长与孙子不同,总的来说他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
他来学校,没有去校长室或者办公室,甚至都没有进大门,就在门口等着。
陈芸把孩子送到托儿所,老远就看见学校门口有个熟悉的人影。
她加快步伐走近,发现自己果然没看错。
“于校长。”陈芸心里叹了一声,笑着走进:“于校长怎么有空来了?”
“我这是来给你赔不是的。”
一年没见,于校长比退休前苍老了许多,头发几乎全白了。
陈芸笑容收了一些:“太阳大,校长进去说吧。”
于校长也没故意在门口难为她,点点头跟着陈芸走进学校。
“校长最近身体好吗?”
走进校长室,陈芸寒暄了一句。
“还行,能走几年。”他在房间里看了一圈,眼神有些怀念:“就是在家里呆着也没意思,骨头都要呆软了。”
办公室有之前招待领导剩下的茶叶,陈芸给于校长泡了一杯。
“您来这么早,早上吃了吗?”
“吃了吃了。”于校长报了几个菜名:“就是在咱们隔壁食堂吃的饭,哎呦我这将近一年没吃了,还有点想。”
“那您没事可以多来吃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