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学问,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充实,为了国家变得更强盛,为了让人类的视野可以拓宽到我们的先辈目不能及、然心向往之的远方。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需要钱呢?因为我们要的是不被物质所束缚的自由,自由才是能带来幸福的东西,而不是钱本身。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因为我们要的是不被外物所蒙蔽的精神自由,要的是思想和知识的幸福。
我有几个学生,放弃了手头的项目,转而去一些大公司拿了年薪百万的offer,我固然会祝福他们,但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赚钱之余,为国家也做一点贡献。因为在享有这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后,未能反哺自己的专业,而是一头扎入了资本的羊毛工厂里,为了一套房产而奋斗终生,那才是真的辜负了啊。国家培养一个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是为了社会稳定,人人各司其职,不做违反的事;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研究生,是为了让各行各业有发展力、有竞争力,在国际上能有一席之地,为剩余的同胞谋求福利;而国家培养博士生乃至更高学历的人,却是为了人类心智文明的共同诉求
那就是真理与美德。
第12章
听完了牧教授的话,新生们纷纷都有些若有所思的样子。
汪谷受到了极大震撼,在他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人对他寄予过这样大的厚望,他也没有想过自己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涯,其实为他指明了一条更为崇高的道路。
之后他们继续参观重点实验室。
来到隔壁的保密级安全实验室时,一位研究生导师提前探头过来了:金荷杯的新生来了?那个叫时夜的来了没?
夜哥来了。汪谷连忙答道,他在诶?
众人回头寻找后,面面相觑。
安静地跟着他们上了实验楼的时夜,不知不觉间又消失不见了而他们刚才太专注于各种新奇事物,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踪影。
带队的学长见状,就问道:蔡老师,你找时夜是有什么事儿啊?要是不着急的话,一会儿他回来了我跟他说?
提起这个,蔡老师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说:这届金荷杯的第三题不是HMM第三个典型问题么?题是刘老师出的,我们几个也都大概看过难度,说是对新生来讲有点难了。不过后来重审发现,有个第一名的卷子很有意思,能到76%的准确率,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
学长啊了一声,说:就是那个后来手动批出来的第一名吗?这事儿我们BOSS也说过。
对对,就那个。蔡老师不住点头道,按道理来讲,这个经典的BaumWelch算法是局限于0.4左右的准确率的,但是仔细看他的状态转移矩阵,好像是个变种。我昨天让孩儿们研究了一下背后的算法原理,结果他们到今天还是一头雾水。这不,听说这个做题的时夜今天要来实验室参观,我寻思直接让他给他们讲解一下得了。
导师和学长提起这个问题,不由地又多聊了几句。
然而,后排的新生们几乎都有些尴尬。
汪谷小心翼翼地抬起眼皮,听见学长们小声讨论:
靠,新人都是什么怪胎,第三题做完了,准确率还76%?
不瞒你们说,我准确率才31%,不到人家一半,噗嗤
咳,我还不是只有34左右。
真能到76%这么恐怖吗?是不是测试用例特化造成的偏差?
应该不是吧,听老师的说法是改了状态转移矩阵,意思是更新了主链,还是说整个算法原理都优化掉了?
啧啧,我死了,前浪死在沙滩上,真悲壮!
汪谷:
想起自己那个可怜的超时,不由对着大佬们瑟瑟发抖。
几分钟后,他们很快聊完了这个话题。
学长带着众人进了下一个实验室,说:接下来都是我校比较保密的项目,能带你们看几个有意思的项目,但是你们可别说出去啊。
参观者们一听便双目放光,连连点头。
下一个参观的项目便在又一层密保门后面,重重防护下的却是一台还没有微机主箱大的黑色设备。
学长神秘兮兮地说:这个就是漫反射激光信息获取系统我们管它叫谛听兽。知道谛听吗?山海经里的千里眼加顺风耳,可以隔着很远很远,通过里面的光电二极管、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和音响来收集和还原,监听一个屋子里的所有声音;还能通过收集激光束漫反射和接收解调,还原里面发光设备的屏幕内容,包括手机、投影仪、电脑,都可以侦听。
学生们震惊得长大了嘴巴,有人下意识道:好牛逼的间谍设备啊!
嘘学长道,有的词儿别瞎说,你怎么知道有没有人隔着一千米远,偷听我们现在屋子里的讲话?
呜哇!新生们害怕地又捂住了嘴。
哈哈哈,开玩笑的。学长突然笑了出来,我国的这个设备啊,最远还只能达到50米远,你们知道隔壁白鹰国能多远吗?
100米?
我猜500米!
我也觉得,顶多500米吧。
学长举起两根手指,说:2000米。八年前白鹰国的解密资料里,他们就已经能窃听2000米远了。那天的会议是牧教授去参加的,他回来后做了报告,我国才知道世界上还能有这么样一个设备,然后才组建了这个项目教授们照葫芦画瓢,一直奋斗了八年,终于做出了50米的成绩。
学生们突然安静了下来,屋子里鸦雀无声。
学长笑了一下,说:这和你们还没有太大关系,走吧,带你们去看下一个项目。
下一个实验室门一打开,众人纷纷一愣。
只见许久未见的时夜同学,正安静地站在一组机箱前面,一手拿着手机。
他的手机上还连着一根USB线,另一端插在机箱端口上,好像正在充电的样子。
因为机箱旁并没有座位,所以时夜背靠着窗台,逆光而站,从睫毛的弧度到下颔的轮廓,都好像透着光晕。
走在最前面的学长见到这一幕,嘴里情不自禁地感慨了一句:我靠,果然是新生校草
众人的目光陡然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学长尴尬地咳嗽了一句:咳!干什么,学长也是会逛校园论坛的嘛!
说着,他也回过神来了,走到时夜跟前去,说:那个,时夜同学啊,手机充电不能在保密实验室里的,更不能直接拿USB线怼这些接口,说不定里面就有保密内容的。
时夜闻言后,看了他片刻,说:嗯。
学长莫名有些忐忑的心情便放松了下来,笑道:要充电宝吗?我放在我实验室里了。
时夜道:不用。接着,便蹲下身,将线给拔了下来,默默地收进口袋里。
学长又道:对了,蔡老师刚才找你来着,你一会儿有空去一下412室吧。
时夜没有回答,学长挠了挠头,以为他是默认了,就没有再说。
一旁的汪谷一手掩面:夜哥根本不会去的吧?根本不可能的吧?!
这个实验室的主体又是机房,没有太多好看的。
学长道:这个应该是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项目,我了解的也不多,不过应该已经有点应用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