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欲言又止最动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0章 许游和褚昭

09

回到学校以后, 许游无暇去回想发生在民宿里的小插曲,她一头扎进期末作业里,一遍遍的上色, 修整,吹干油彩。

古典油画是没有刮刀、美工刀这些东西的, 但现代的很多流派需要。

许游的期末作业里,那个照相机镜头和掌握它双手的处理, 后期都用了美工刀,一道道割出质感。

许游的胳膊持续半个月抬不起来,睡觉都疼, 精神上却很充足,满脑子想的都是作平。

也是到后来作品完成了,许游才听说, 论坛上讨论她的事, 在从民俗回来之后持续了好几天。

直到有新的八卦出现, 她的事才淡掉。

许游对此毫不在意,她年纪虽不大, 却已经明白, 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和旁人对自己的认知,是两个世界的产物。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许游有个男同桌, 关系还算不错。

有一天,班上忽然要换位子。

这事很突然,许游原本是靠窗的位子,但那天却被将她这一竖排调到了另一边靠墙。

许游很喜欢靠窗,突然变成了挨着墙壁, 开始进门第二个位子,她不太喜欢。

换位子时,难免就将这种不喜欢挂到了脸上,但她也没说什么,换了就换了,很快也就适应了。

等过了一个礼拜,有同学跟她说,听说她很喜欢原来的男同桌,因为位子换走了,那天还摆了脸,非常不高兴,班上很多同学都看到了。

许游诧异极了,那同桌对于她而言,只是一个还能说上几句话的同学,再换一个人,只要不是很难相处,她都可以接受。

这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别人注视的威力。

后来上初中,许游提早进入了叛逆期,十四岁就打耳洞,染头发。

她被老师批评,要求她把头发染回来,可她不听。

那两年,许游令爸妈很是头疼,但她觉得很酷。

许游因为这点反骨,吸引了很多男同学的注意,她也和年级里比较闹腾的男生走得近。

等到许游的妈妈忽然重病,许游才渐渐改变了,她开始关注收敛自己的言行,关注学习,尽量不让爸妈为她操心、生气,频繁被请家长。

自然,她也和那些男生疏远了。

直到后来初三临毕业,她才听一个男生说,其实大家曾经传过,说她疯狂地喜欢过某某。

许游愣了,那个人的样子她都快忘记了,偶尔在楼道里碰到也不会多看一眼,更不会打招呼。

类似的事经历过几次,许游就明白了,别人眼中的她,与她眼中的别人并无不同,都是被“误解”的,被“过度解读”的。

也许她一个眼神,人家就理解为喜欢,也许她一个关注,人家就理解为嫉妒。

而她如果去解释,那是掩饰,要是辩解,就是越描越黑,每个人都有两套标准,手里拿着两把尺子,一把严格的量别人,每个微表情都分析,一个宽松的量自己,任何事都可以找到借口获得原谅,这样的双标无处不在。

幸而来自别人的解读,许游从不当回事,她很少活在别人的看法中,更在乎的只是自己的观感,自己的喜好,无谓盲从与讨好他人。

自然,这样一个她,也很难做到“合群”,所以整个高中都几乎是独来独往的。

到了大学,虽然稍微好了一些,却仍是习惯了一个人。

“从众心理”在许游身上,似乎没有一点作用。

***

一个月转瞬即逝,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来年一月。

大家都交了期末作业,老师们内部评分后,就让同学们布置教室,集中最后一天把大家的作品都展览出来,自由参观,互相学习。

布置教室的那天,许游听齐羽臻说,周盛在校外被人揍了,虽然伤得不严重,但挂彩都是在脸上,他不敢在学校露面。

许游很好奇,问他得罪了谁。

齐羽臻说,听说是刘芯在外面惹事,勾搭了一个社会小混混,对方以为周盛是三儿,就把他教训了。

许游一听,一时不知该震惊还是该笑。

总之,刘芯还真是有本事,周盛也是真的倒霉。

***

期末考试之后,学生准备离校。

不少美术系和摄影系的同学都赶飞机、火车去了,留下来看展览的人不到一半。

许游家住在本市,也不急着回,收拾好行李,闲的没事,就拿着手机去了教学楼。

美术系和摄影系因为专业的关系,被分在一个教学楼,但是在不同的楼层,动画系、录音系和编导系在另外一栋楼,像是文科类,诸如文学系、广告媒体系又在另一个楼。

许游先在美术系一张一张的作品看过去,她看的很仔细,很认真,在看到功底了得的创作时,便多驻足一会儿。

看同龄人的画作是一件很神奇的事,这与去美术馆里看大师的作品不同。

大师的作品再一般,也是大师,是会被仰视的,还会被过度解读和吹捧,但是同龄人的,再出色都会被人抨击、嫉妒,甚至诟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