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清穿经历2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98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终于我听到了一向温和的八爷有了情绪,我猜他一定是知道了刚才在畅音阁钦天监说的夜观星象的事情是假的,才有所感慨吧。既生瑜何生亮,此时此刻的八爷有的是对四爷的恐惧和嫉妒。

“我不会告诉九弟的。”八爷在我转身疾走的时候讲了一句。我怔了一下,不敢停下脚步,三步并成两步的朝前小跑。

“九爷呢?”在我环顾了畅音阁四周,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是我自己跑出去的时间太久,戏完了,自然茶凉人空。

可是我是和九爷一起来的啊,他去哪里了呢?我逮住了同时跑进门的福瑞。

“九爷人呢?要回府了吧?”

“回格格的话,九爷早走了,他命奴才在这里等您。”

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坐上马车,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到底发生什么了?九爷竟然如此不辞而别。突然在我脑子里一个身影一晃而过,那时候,我正被四爷侵袭,那羊肠小道上的视线虽然不好,但足以看清。于是,我了然了,他知道了。

我终于对不起他了,在赐婚当前支支吾吾,在庭院角落被抱亲吻。他一定认为,我和四爷还存在藕断丝连。这是真的伤了他的自尊,伤了他的心了。

回到府里,院子里的鼎鼎早已鼾声如雷,看样子是玩疯了一天。我脱了衣裳,摘了头饰,依靠在窗边望着星空。

这该是我最后一晚呆在九爷府邸了吧。我从抽屉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件,将蜡封上,摆在桌子正中央。

我从里屋轻轻唤醒了奶娘,叮嘱了她几句,告诉她我准备离府。在奶娘一脸诧异的表情下,我塞给她积攒了几年的银子,说:“我知道九爷不会差你钱。可这是我对鼎鼎的心意。这一走,不知道何时回来,告诉鼎鼎,姨一直会想他……”

我哽咽着说完,动情处更是泣不成声。善良的奶娘也一直陪着掉泪:“格格,你真的要走么?真的忍心要走么?”

我推搡着奶娘进屋陪鼎鼎睡觉,随后自己披了件风衣依旧坐在窗边数着星星。

那一夜很漫长,很凄凉。

天空终于蒙蒙亮了,我揉了揉发酸的后背,撑起身体。该是走的时候了,我吩咐了阿玛特意派过来服侍我的小丫头和小厮,让他们俩一个替我拿包袱,一个替我开后门,驾马车。

刚过卯时,我便在一片秋意浓浓的寒风中踏上了回都统府的路。

我走后不久,宫廷大乱。听说太子被废,其直接原因是上次塞外我替太子被刺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那时根本不是什么刺客欲杀太子,而是那帮乌合之众,搞了乌龙,误把自己主子太子当做康熙来杀。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件事情又因其中一人喝醉了,酒后吐了真言,被有心人听见,传到宫廷。于是康熙自然顾及皇位而痛下杀手。历史上终于少了一个明令立储的太子。

据说陈珍儿如期嫁了过去,只不过这时的十三府邸群龙无首,连成亲当日都没有男主角出现。尽管憋屈,珍儿还是坚定满满的入偏门,当个侧福晋。因为她坚信总有一天,十三爷会从宗人府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十三嫡福晋性格软弱,与世无争,陈珍儿短时间内便成了当家女主,为十三府邸的日常生活操心操劳。为此,我也忍不住暗暗佩服。爱上十三爷,甘愿为他做一切,陈珍儿真是爱得清澈。

再后来,我和阿玛额娘去了杭州。原因是康熙突然说董鄂齐世该颐养天年去了。我不知道,他这么说是不是和我不辞而别有关,好在阿玛和额娘根本不在乎这些,反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我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身上。于是乎,三口之家反而屁颠屁颠的往杭州游江南去了。

我在杭州一共呆了八年,那个时候,我有时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所有这一切就是想看清自己的心,看看自己远离他的时候,是否会产生一丝丝的牵挂。

我记起林徽因曾经说过:“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在杭州的那几年,确实心境平复了不少。可是我终是没有做到一个人的细水长流,只是在那里,看到有什么好玩的,不管多贵,直接买下,寄给京城的鼎鼎。想着他此刻该换衣服了,想着他此刻该进学堂了,想着此刻他会念论语了,想到他身后还站着另一个高大的他……

渐渐的鼎鼎也学会写信了,常常在信里问我:“姨,你什么时候来京城?”我总是会怀揣着信纸贴在胸口,朝着北方默言:不是我不想回,是我不敢回。

于是一条条消息,再从京城传来。

康熙五十三年,毙鹰事件让八爷一蹶不振。我不知道他在遭遇如此重创后,会不会还是洒脱的念一句:望尘莫及。一如当年他和我说的一样。

康熙五十四年,十四侧福晋牡丹病逝。原因不是因为小产,而是吞金。也许,她对自己的生活已经绝望到头了。十四爷因此悲恸难当,主动要求康熙交付操练军队之责,用肉体上的煎熬代替感情上的折磨。

第98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