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冷宫种田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4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冷宫种田记作者:朱朱清颜

第4章

程澈的睡着的时候很不安分,时不时踢踢小腿,伸伸小手,亦和不停地给他盖被子。

“主子,您的身子刚好,还是不要熬夜了,奴婢看着大皇子。”小月继续道。

“小月,此次的病让我忘记了许多东西。”亦和斟酌了一下继续道,“还有没有什么人可以改变这件事情?”以往她都是旁敲侧击地问关于这具身体以前的事,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说自己忘记了一些事情,小月听了心里更加难受,自从主子这次病愈以后,整个人都变了许多,不再那么忧郁了,她以为是主子想开了,没想到是忘记了。

小月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主子,能改变这件事的,只有皇上。”

亦和也知道,除非皇上开口,否则谁也不能改变这件事,只是心里有着深深的不甘。

作者有话要说:开始有一点小小的虐,大家要淡定哦,往后会很甜的。

☆、第4章,皇上的难题

程沐霄看着将手里的折子放下来,冷冷看着跪在地上的贾思良道:“去年淮河以北又是大片欠收,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贾思良满头的冷汗,双膝跪在冰凉的金砖上,只觉得寒气逼人,浑身上下都冷得像冰。淮河以北的大片土是,非旱即涝,常年欠收,又不只这一两年,自己真是触了霉头,自从自己上任以后,更是没有一年丰收的。

“臣知罪。”贾思良不敢争辩,皇上的脾气他是知道的,此时若是辩解,只会让他发更大的火,恐怕今日这个户口尚书是做到头了。

“拨下了三百万两银子用于治理淮河,如何不见任何成效,那银子难道扔到水里去了?”程沐霄的语气越发严厉,伺候在一旁的李资偷眼看了一眼皇上,大气不敢出一口。

“臣惶恐,三百万两治理淮河上游卓有成效,现在上游的大片农田已不再遭受水患,只是淮河流域甚长,治理非一日可成。”贾思良一听提到银子问题,再也不敢沉默了,将事实陈述一遍。苍天可鉴,他自从接任上任户部尚书的烂摊子以来,兢兢业业,生怕有什么闪失。

“今年春耕,你多上些心吧。”程沐霄也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严厉,缓和了一下道。

“臣遵旨。”贾思良在地上叩头道。

“你先下去吧,将治理淮河的折子递上来一份。”程沐霄道。

“臣遵旨。”贾思良又叩了个头退了出去,等到了殿外,他才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这会儿才觉察到后背已经湿了一片。

程沐霄站了起来,皱起眉头在御书房里踱步。自从那天在云芳宫外听到她的声音以后,他心里莫名的烦躁。想到云芳宫,他沉声问道:“她怎么样?”

李资一听便知道是在问淑妃,忙答道:“和大皇子相处得很好。”

程沐霄听罢,眉头皱得更紧了。三年前那事,至今她都不肯解释一句,如今程澈马上就要被送到魏国做质子了,她还是这样一声不吭,难道那些都是真的?!可是理智告诉他,她不是那样的人。可是为什么,她始终不肯解释一句?

他走到殿外,今日是三日之约的最后一天,明天就会命人将澈儿接出云芳宫,两日后启程送往魏国。梁国土地适合耕种的并不多,所生产的粮食不足以供应梁国百姓食用,每年都要向魏国购买大量粮食,以弥补不足。魏国是三国当中土地最丰饶的,魏国以不售粮为

牵制,要求齐梁二国送皇子到魏宫做为棋子,因为若不如此,说不定某天魏国皇帝一觉醒来,就发现大片良田被齐梁两国瓜分了。

齐国人擅经商,梁国人擅战,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云芳宫里阳光灿烂,亦和带着小包子程澈在泥地里玩的不亦乐乎。在孩子面前,她从来不露出一分忧伤与不安,程澈比起同龄的孩子,尤其显得懂事。他安安快乐地享受与母妃相聚的短暂时光,奶声奶气地问:“母妃,这个种在地里会发芽么?”

亦和温和地笑着,将埋了几日的种子从土里扒出来几粒,指着上面刚冒出的一点嫩芽道:“澈儿,你看种子适合的温度、湿度下,一般五六日就会冒出小芽,约摸十日左右就会破土而出。”

程澈白嫩的小手从亦和手里接过一粒冒出小芽的种子,好奇看了一会儿又问:“为什么要春天播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