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和不愿意端木温等人知道自己的住处,若是自己在家里作女装打扮时,他们突然造访,恐怕就要出大事了,于是婉言拒绝道:“不必不必,小弟一向散漫惯了,坐不惯马车。”说着连连推辞,端木温无奈,只得由他去了。
亦和今日才知道,端木温原来是魏国太子的门客,也是魏国文坛的领袖人物。他性子温和,待人有礼,进步有度,深得魏国才子的尊敬。在东南一带也
是个知名人物。亦和心里摇头笑道:这样抄袭也行?看来老天待我不薄呀。
因为这一场变故,亦和出城时天色已晚,太阳快要落山了。大德城门每日晚上都会关闭,所以城里的车夫都不愿意在这会儿出城,因为此时出城就代表着要在城外过夜。
亦和无奈,只得走路回去。这来回走了几趟,让亦和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先买一辆马车。
她想买马车已经很久了,但是想到马车必须配马,马必须有专门的人喂养,生生忍下了这个念头。现在的她,生活才刚刚有了起色,还靠自己随身带的那几样东西,若是这样不计收入的败家,恐怕不等小宝宝出世,钱就用光了。
还好现在天长,虽然太阳落了下去,距离真正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亦和加紧了脚步,急急地往家赶去。这种匆忙赶路的感觉,忽然让亦和心头一动。在这个时代,终于有了一个让自己牵挂着,想要尽快赶回去的地方了。
亦和当然不知道端木温早派了人暗中跟着她了。端木温虽然只是太子的门客,但深得太子信任,并且将拢络人才的大任交于他。于是温木温每遇到能人异士,都竭尽全力去结交,到最后都为太子所用。
天色暗了下来,亦和只觉得四周的风都变冷了,脚步更加急。她可不愿意一个人在野外过夜,夜色越来越深,她看着路两旁的野草小树,只觉得心里有点害怕了,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又一个人走夜路,那种心情着实不愉快。
朦胧的星光下,四周的小树林里像是随时都会蹿出来一个狐仙似的,亦和心里更怕了,不过她仍然装着假淡定,往前走着。突然风里传来了隐约的哭声,亦和浑身的汗毛马上立正倒竖。
乖乖,这是什么情况?亦和捏着一把冷汗,几乎是一提长衫就往前跑了过去,她宁愿自己听到狼嚎,也不愿意听到半夜三更有人哭呀。
跟踪着的亦和的人一看她猛然跑了起来,还以为她发现了自己拨足就追了上去,那人隐在路边的草丛里,这样一来声响就大了些,亦和听到草丛里传来的声音更怕了,跑得更加快起来。
等到她一口气跑回家累出了一身的冷汗,喘匀了气拍拍心脏,这才想到自己现在是孕妇不能进行剧烈运动,还好她身子除了累并没有什么其它不适的反应,亦和这才松了一口气,简单收拾了一下去床上睡觉。
白天折腾了一天,亦和倒在床上就睡死了辽去。第二天她睡醒过来,才想到昨天夜里的哭声,正在想着会是什么人呢,就听到了有人拍门。亦和穿好衣服穿过一道小院去前面打开院门,就看到张大婶儿站在大门口,她看到亦和笑道:“昨天公子回
来的晚,人我都带来了,你去我家看看。”
亦和简直被她搞得无语了,只得拉上门跟着张大婶儿去了她家。在路上,亦和忽然想起来昨天晚上的事,不由张口问道:“张婶儿,昨天夜里我回来得晚了,些,在快到村口的时候听到有人哭,是怎么回事?”
“我正要和你说这事呢。”张大婶儿看看了亦和道:“昨天夜里哭的就是我要说给你的丫头。”
亦和一怔,她又问:“昨天夜里她在村口哭儿?”
“可不是呢。”张大婶儿继续道,“前一段时间从外地逃荒来了一对姐弟,这姐姐才十三岁,弟弟八岁,本来就饿得皮包骨头了逃到咱们村子就病下来了。村子里的人看着可怜也都帮一把,后来倒是养好了。可坏就坏在,村子里也没多余的房子,他们就住在村口那间破屋里。你知道那破屋子吧?”
亦和点了点头,那是一村口一间破土地庙,新的庙搬到了村西头,旧庙还没有拆,不过只有一间屋子,还塌了大半间。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两个孩子住在那里正巧屋子又塌了,大梁正好掉下来砸到了那弟弟的身上,这下可惨了。本来就小瘦不拉哒的身子骨哪儿经得住这个呢,这姐姐不就要卖身给自己弟弟治病了呢。”张大婶看着亦和的脸色道。
“张大婶儿跟我说的就是这对姐弟?”亦和开口问道。
“是呀,你别看这丫头年龄小,能干着呢,又能吃苦。”张大婶儿儿马上补充着说。
宋家庄并不是大村子,全村也就三十来户人。能买得起丫头的也就三四户,那几户一看有个拖油瓶的弟弟就不肯要了,张大婶儿也是看着亦和面善,觉得或许就能发个善心,收了这对姐弟,这才巴巴地来说了几次。
“这个……”亦和为难了。说到骨子里,亦和只是一个普通人,她在这个时空也是刚刚站住脚步,若是再添两个人自己……亦和忽然想到自己十三四岁的时候,心一软道:“我去看看吧。”
第60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