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荒国伏沙部勃驭儿-察泰二王子的金印!
宇天誉驻守的伍韬关防的就是牧荒国,常年犯边、滋事挑衅的也都是牧荒国。牧荒国是关外第一大敌,由六个部族联盟组国,伏沙部是其中一部,与伏沙部王子密信约见,就算没去赴约,仅凭收到此信不上报朝廷这一条,也已是说不清的通敌重罪。只是这信不知如何落到白太师手里,宇少泽知道,宇天誉虽然有时鲁莽,但这等军机要务却是从来不马虎的。如果是半路截住了信使,宇天誉没看过信还好,如果是宇天誉身边的人从他手中偷来的,那人就和这信一样棘手,不,或许还要棘手。
“不知此信太师从何处得来?可曾验明真伪?”宇少泽毫不掩饰自己的惊惧。
“是从可信之人处得来,在老夫上奏朝廷之前,为保那人平安暂且不便向少侯透露姓名。信上印记也是伏沙部独有的金色印泥无疑,别人绝难伪造。”
“太师要上报朝廷?”宇少泽倏然跪在白太师面前,“家叔是否通敌尚难定论,小侄却是毫不知情,这上达陛下便是牵连三族的死罪,再难辩白,还望太师开恩!”
白太师起身去扶宇少泽,故作惶恐道:“老夫既还将信收在怀里,自然是也想帮少侯开脱这无妄的罪责。只是……”
白太师不愧是朝中魁首,没有一句话清楚明白的说出,总要明说一半、暗留一半。
“只是如何?求太师不吝赐教,小侄生死全在太师掌握。”宇少泽不顾白太师的虚礼搀扶,长跪不起。
“只是送信之人说宇将军与伏沙部王子书信往来不止一次,为时已久。宇将军握兵通敌,事关江山社稷,老夫也是不可坐视不理。草率上报则难免牵连少侯,这老夫自是不能;迟疑不报,恐怕日久生变,贻误国事,也是万万不可。”
看着白太师面色为难,宇少泽顺话接道:“家叔这次戍关,小侄会随同前往。”
七年前,白太师的长子白符琨和宇天誉同为副将,随军出征。战后,宇天誉回朝复命,白符琨却为掩护主军后撤整兵而被牧荒国国主可典-铁罕杀死,殒命沙场。
一个成了英雄,一个成了英魂。
宇少泽当时虽然年少,但对此事印象深刻,此事对他也影响深刻。
宇天誉通敌叛国,绝对不可能!然而人证物证确凿,与伏沙部王子通信之事也假不了。那个倒霉的宇天誉,多半是与那王子谈得来,便连立场也不管不顾,自以为做得低调,却不知人心难防,早有人将此信换成了求荣的筹码。那人获得此信不交到兵部却转给太师,看来是白太师主动找上那人,寻着机会加害宇天誉。
难道,白符琨为救宇天誉而死的传言竟是真的?!
难道,白太师一直因丧子之痛而仇恨宇天誉?!
“少侯果真要去戍关?那事情或有转机。若少侯能发现宇将军却有通敌叛国之举,做个举证人与老夫一起禀明皇上,老夫必会力保少侯清白。”
这是个诱惑,也是个陷阱。
究竟发现没发现这个所谓的通敌之举,白太师根本不在意,他在意的是,究竟举证不举证宇天誉的通敌之举。去不去伍韬关,也不过是个形式。举证了,跟他一起把宇天誉逼上绝路,宇少泽就脱了株连之罪,或许还会因大义灭亲举报有功而受到封赏;不举证,单凭那一封密信,以白太师的手段也足以将宇天誉折腾个死去活来,宇少泽通敌共犯、知情不报的罪名也是铁打钢铸一样牢靠了。
白太师所需要的是宇天誉通敌的罪名从宇少泽口中说出来,这是比那封密信更有力的证据,也是由自己挚爱的亲人施加的比死更残忍的惩罚。
白太师目光烁烁牢牢盯着宇少泽,像一柄利剑指住他的咽喉,逼着他给个回答。
你究竟是选择送他死,还是想陪他一起死?
宇少泽小心翼翼的润了润嗓子,出声却仍是干哑:“太师,等小侄的好消息。”
白太师听到此话掩饰不住自己的喜色,两臂加力,真正扶起宇少泽,滔滔开言:“少侯果然深明大义,不为私情耽误国家!难怪连皇上都属意少侯,待少侯凯旋归来,老夫定当为少侯保媒,琉雅公主的驸马非少侯莫属!郎才女貌,必将传为千古佳话。”
第3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