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同人]红楼之林氏长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25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时之间,朝廷上议论纷纷。

钦天监胆子够大啊。水溶冷笑道,太上皇时,几个王子都拿钦天监做过文章。最成功的大约是忠顺王,借着钦天监成功地让太上皇相信皇帝的幼子是个克自己的。那会儿,钦天监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头就是收好处说胡话的。现在自然也不会怎么相信,泰隐你说,是谁在准备造势呢?

这可不好说。林沫摸了摸自己的耳朵根。皇帝不是太上皇。钦天监测出来的那些个玩意儿,对他的影响并不大。他甚至不大信鬼神之说毕竟这些东西让他与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不能相见相认。所以想要借钦天监来造势的人,首先就得自己先明白,他将来得承受着皇帝的怒火。谁会这么笨?

他脑子里转过吴廉水的摸样,感觉牙根一冷,蓦地对水溶笑道:许是好事呢。

是好事,不过不是对他们的好事。

是该立太子了。皇帝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立太子?!

谁是太子?这个话题一直是朝野内外争论不休的话题。几个皇子都没有他们父辈、叔辈的气候,只拉拢了门客,并未有当年义忠老千岁、废太子之流能调动禁军的权势。因为这个,谁当太子,几乎就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这是天家大事,纵然几个重臣明着暗着是有心里倾向的,然而却也不敢明着提出来,只怕稍有不慎,就要落人口实,一顶妄图把持朝政的帽子扣下来,谁都吃不消。

更何况,现在情况已经明了了。

宋家已经全线退让,铁嘴宋琪甚至都开始悄悄地倾向秦王。其实若不是宋家势大,这本来就是两个嫡皇子之间的争夺。两个人的王妃,一个姓吕,一个姓周,都是大家子出来的,不过吕家是将门,已经悄悄没落,周家却正兴旺着,周翰林还当了一年考官。因而齐王这个幼子看起来同哥哥也算平分秋色。然而比起儿子来,却逊了一筹他没有嫡子。

事实上,皇家的血脉,一向是衡量储君的一项标准。从这点看,几个皇子都做的不咋的。皇帝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有了许多个孩子,除却早夭的,尚有七子两女。而他的皇孙们,却连除夕大宴时给他把皇家的那张大围桌凑齐都做不到。不过即便如此,有了嫡子的秦王还是占了上风。大家正等着看他们斗法呢,齐王的庶子把自己老子一辈子的前程给坑了进去。

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了,然而水浮自己虽然心里有些小得意,却也没有表现出来。他清楚得很,父皇年富力壮,再活二十年不是问题。他又不是皇祖父这样老糊涂的,自己现在手上的牌连当年废太子的一半都还没到,自然不敢折腾出什么动静来。要是真让父皇猜忌了,传位给别人,他后悔也没有用。可见心知肚明归心知肚明,大家对立太子并没有多大的准备。尤其是皇帝经历过太上皇执政的末期兄弟相残的时候,对于过早定下太子人选的后果有详细的了解。就是皇后也以为,要立太子,得再等上两年。

儿子当太子固然是好事,然而她却又如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担心着另外两个儿子。齐王不必说,水浮心里自然是忌惮他的。就连已经改姓林的老八,水浮好像都同他有不和。他即位以后,两个小儿子的日子怕是要不好。

玉征文脸色发白地问皇帝是否要着手准备太子册封大典,皇帝笑道:不着急,朕还没想明白呢。哪里能一蹴而就。

他这么一说,就连水浮的心都提了上来。

如今多事之秋,殿试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候,士子的水平干系着朝廷的未来。况且扶摇翁主好容易要走,咱们这儿来个册封大典,她若是想留下来看热闹呢?和惠大长公主抿了一口茶,礼部尚书是怎么当上尚书的?拍马屁都不会,我还当能当上一品大员的,都挺会琢磨圣意的。

林沫笑道:公主可以往好里想,玉大人这么不知皇上的心意,却依旧得到重用,可见他是个有才的,而皇上是个任用能干之人的好皇上这么想可就说得通了。

和惠公主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既然已经在官场上,少不得要小心行事。这点也不用我提醒你,你自己做得就格外好。不过太过小心忍让也不是好事。原来不就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亏得是小厮忠心。公主想起静娴对自己说的林沫被人行刺,多亏白时越赶巧到了京城来寻他、申宝忠心耿耿以命挡箭,否则自己孙女儿就要当寡妇了,仍旧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我也这一大把年纪了,只景宁一个孙女,只图她好了。趁着我在宫里头还能说上话,你有没有什么心思?

林沫想了想,笑着揉了揉鼻子。

他是真不需要妻子的娘家替自己去谋划什么。若说和惠大长公主同宫里头能说上话,他偷偷地想一想,兴许他自己同皇帝皇后,只怕还要更近一些呢,何必要为了这点事坏了公主几十年下来攒的好名声。他并不需要和惠公主替他求个官职,只要公主依旧德高望重、世人交口称赞,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助力了。

和惠公主也不勉强,只道:你那日去吴大将军府上,可见到你外公的旧部?

林沫

分卷阅读257

肉文屋/

分卷阅读257

分卷阅读25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