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皇家发行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章:募捐大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粮价的大幅上涨,民众心中的怨气不断被积累,赵昕导演的这场戏剧,终于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宣泄口。

是贪官污吏没有好好处置,才会发生这种事情,也就是赵昕为太子,才能够写出这等戏剧,换做其他人执笔,肯定将问题归结于奸商囤货居奇,倒买倒卖。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种黍!”这句话,也在一夜之间迅速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这句原是明清时期的谚语,原话是不如回家卖红薯,不过宋朝并无红薯,赵昕便改为种黍,押韵还是一样压。

接下来的几日,这场戏剧不断地重演,不少人闻名来看。不少百姓甚至一遍又一遍地看,生气的地方依旧生气,但是激动的时候,同样激动。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看过之后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内心畅快了一把。但是很可惜,这是戏剧中的场景,现实情况是粮价继续飞涨,已经过了两千文每石的大关。

粮食紧缺,百姓争向抢购粮食,发生了不少恶性事件,绝大部分的百姓没有抢到粮食,怒火就这样不断地积累。

因为这场戏剧,他们梦想着如钦差大臣那样的官出现,打击贪官,平抑粮价。

终于,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成千上万的百姓将开封府县衙围堵地满满当当,高喊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种黍!”

声音之大,便是皇城内都能够听见,一干上朝的官员面面相觑。

百姓,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在统治者眼中,只要百姓没有拿起锄头起来造反,一切事情都不算什么,就可以尽情欺负。但是这一次,他们不得不重视。

当日晚间,赵祯就召开封府知府前去询问对策。当然,他们具体说了什么赵昕不在乎,但是不难想象,动手的力度绝对要比之前不痛不痒来得好许多。

面对这等大范围的天灾,想要依靠温和手段过渡,只能够骗骗自己罢了,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大范围的统筹调度才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灭的原因所在,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之前有巨大阻力,赵祯不愿下手。可以,赵昕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阻力,但是却可以给予赵祯以助力。

如今声彻汴京的那一声声呼声,无疑是赵祯最大的助力,在民愿面前,所谓强大阻力,都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赵昕看着崇政殿的方向,心绪万千,只希望赵祯这一次,不要再让他失望了。

明日,赵祯在退朝之后,专门留一干文武大臣观看这场戏剧,赵祯还给赵昕放了一天假,让赵昕也出席。

一切出自于自己之手,是以,赵昕看得心平气和,该有的情绪早在书写的时候就已经发泄掉了。

倒是一干朝臣,一个个人的脸上,那是叫千奇百怪。有些人出身低微,想起自己过往,对百姓遭遇而悲伤落泪。有些人想要挤出眼泪来,奈何实在没有共情的基础,也不知道多丑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