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范仲淹去世,一个旧的时代彻底落幕了,范仲淹集团彻底成为历史的烟云,在前世,下一个王安石集团将在十数年后登场。
只是这一世,有赵昕在,王安石集团怕是无法出现,新的时代即将开启,而赵昕希望自己就是那个拉开帷幕之人。
范文正公离开人世,对赵昕的影响几乎是没有,最大的影响或许就是孙复这些天精神萎靡,时常讲着讲着就失神。
若不是范仲淹,孙复都当不了赵昕的老师,范仲淹对孙复的恩德可是难以言喻,这么一个人离去,孙复自然是魂不守舍地。
见孙复忧戚过渡,赵昕便准他在家修养几日,赵昕也曾询问他是否要一段长假去参加范仲淹的葬礼,只是被孙复推辞了。
孙复回答说:“范文正公生前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孙复蒙受恩德,必要让太子殿下成为当世圣王。”
赵昕微微一笑,没有回应,自己也希望能够成为圣王呀!只是真的好难,难的都快失去信心了。
在孙复没有来授课的日子里,赵昕翻看着范仲淹留下的奏章与诗词,内中有着范仲淹为官数十年的真知灼见,特别是对大宋内外战略的预判,结合自己脑海中的前世记忆,说说字字珠玑也不为过。
这里的奏章有将近半数都是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后期写下的,当时他预料到新政必然失败,所以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下来,希望后世之人继承实现。
这些奏章赵昕不是第一次看,孙复还专门为赵昕解释过范仲淹的想法,时看时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
而这一次,则是多了不少感伤,这是一个能人,只是真的是可惜了。
古今中外,能够成功的改革,都有着君王的背后坚定支持,很可惜,范仲淹有商鞅之心,赵祯却不是他的秦孝公。
于赵祯而言,庆历新政不过是他为了缓解社会危机而进行的一场政.治秀罢了,范仲淹也只是他拿来暂时一用的夜壶。危机缓和之后,夜壶也就失去了其价值,被一脚踢开,所谓君子小人之争,更像是一个借口。
自己,能够坚定地进行改革吗?看罢范仲淹的一系列奏章,赵昕扪心自问,久久无言。
赵昕心中有着远比范仲淹更为宏远的计划与目标,赵昕所推行的改革事实上已经开始,各个公司,南来北往的商船,布票粮票,赵昕同样带来了许多变化。毫不夸张地说,赵昕做得比范仲淹多太多了。
改革,接下来往哪一步进行改革呢?
太平院学子今年又有一批人要毕业了,今年应该让他们调查什么社会问题呢?
衣食住行,前面两个赵昕都有涉及,“那看来,就是住行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