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董桂红似懂非懂,行,我就顺口问问,快吃。
穆冰莹看着吃饭的四个人,差不多已经看懂了。
穆炎是藏在暗处的杀伤性武器,傅景萧是放在明处的杀伤性武器,两人是一种类型。
穆晖未来应该是往能文能武的政委发展,段嘉祥之后大概率也会去军校,他估计是偏向于顾家老三那种的技术兵种。
看着当初的几个人,都慢慢蜕变了,自己也蜕变了,穆冰莹忍不住露出笑容。
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因为村里工坊等着开工,娘家人没有在岛上多待,住了两晚就出岛回去了。
有了父母哥嫂上岛,本来繁忙的种苗,也在这两天被解决了,可惜没赶上大潮,只是简单去海边玩了玩。
董桂红准备等下次来的时候多待些日子,好好体验赶海的快乐。
岛上日子安宁悠闲,外面却因为《南燕》剧情里提到工农兵大学,在恢复高考后工农兵大学生地位下降的事,引起了广大工农兵学生不满,一封封谴责信寄往各地报社,有些地区还开始了游行,嚷着让玫瑰道歉。
这些人虽比不上支持玫瑰的人多,经常一游行,还没走多远,就因争吵而半路停止,但是依然引起了不小的动乱,毕竟全国工农兵大学生多年来高达近百万人。
与此同时,玫瑰在《南燕》中的暗喻,又在文坛刮起了一阵狂风,让原先就感激她,看好她的前辈更加认可,让所有知识分子狂热推崇,觉得她对陆横毕业后的经历安排,深深点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委屈与痛,也彻底唤起了他们的勇气。
于是,事情发酵正热烈的时候,国情刚恢复,那些不敢动,保持观望天会不会再变,憋愤了十年的知识分子,终于等到了发泄口,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下无数篇高水准谴责性飞向报社。
谴责工农兵大学毕业证的含金量,谴责工农兵大学的不专业性,谴责关系户的走过场,老师的势利眼,不负责任,谴责大学名额背后的利益往来,言辞一个比一个犀利,揭露的一点比一个阴暗,批评的一个比一个毒辣。
从大学到公社到工厂到重点单位,详细举例,大胆下笔,引起全国震荡。
知识平反,成了新的口号。
事事不提高考,但事事都在呼吁恢复高考。
连着几周报纸,全都是与《南燕》新剧情里对工农兵大学态度引发的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