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魔山传记 无夜之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31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魔山传记Ⅲ无夜之城作者:满袖灰尘

第31章

“殷梦琴”,是第十三代夜帝的名讳。这庄园名为“柳园”,自然就是当年夜帝最信赖的大弟子、后来成为“天谴老魔”的柳长倾的住所。时隔二百多年,难得没有被拆毁,依然保持它尊贵庄严的气象。

庭院里的景致也没有荒芜,处处繁花绿草,楼台水榭依旧。种的最多的还是柳树,披拂长长的枝条,在风中轻盈起舞,那一片绿荫之地,已成为游客们任意憩息、乘凉的绝佳去处,只是没有人会关心这里发生过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

沿着湖岸向前走去,岸边有一座宽阔的石台,石台上“琴台折柳”四字清晰可辨,又是取自“殷梦琴”和“柳长倾”两个名字的合意。足以使人想象,当初一个折柳赋诗,一个琴台弹奏,该是何等风流蕴藉、温柔旖旎的情景……

r>一路行来,这些类似的笔迹和题词比比皆是,或一人独写,或两人合题,总是少不了“梦琴亲笔”、“梦琴戏题”之类的字句,可见这庄园的主人与前任夜帝关系非同一般。

“无怪人人都说,第十三代夜帝最钟爱自己的大弟子,的确不是虚传……”

易逐尘暗自感叹,赶紧加快步伐,穿过绿树婆娑的后院,随着游人渐渐稀少,径直到了最破落的内苑厢房。

门前的石阶上长着厚厚的青苔,显然许久未有人来过。锈迹斑斑的铜锁,随手一挥便断成两截。推开破败的铁门,一排雅致的青砖瓦房无声矗立,幽静得一声鸟叫虫鸣都听不见,连照进院内的阳光也暗淡几分。

他轻轻走进最大那间厢房,像是怕惊扰到什么似的,小心翼翼不要碰到任何腐烂的家具。屋子里到处落满尘埃,蛛网密布,靠墙而立的几排高大书架,稍微触动一下便轰然坍塌,架上的书籍也随之化成片片纸碎,不复存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人的霉味。

唯有房间中央一幅织锦屏风,虽有些泛黄,依然色泽鲜明,在灰扑扑的积尘中现出淋漓墨迹,力透锦面。走近细看,原来绘着一个银蓝色长发的男子,轻袍缓带,蓝眸含笑,顾盼神飞,那天生慑人的气质,便是绣在锦缎上也令人倾倒。旁边题有两句诗:

“长倾天下醉,白马系轻尘。”

无须多问,易逐尘一眼认出,画的是自己的师尊柳长倾,与其年轻时的相貌几无二致。而更引起他注意的,还有下端极为细小的两行题字:

“别梦依稀孤影寒,杨柳枝头半笼烟——三十年后,忆及往事,每每午夜梦回,犹见故人身影,自知无缘再见。梦琴绝笔。”

这数行小字的墨迹更加新鲜,应是后来所加,笔力凝滞而枯涩,透着一股沉痛之意。尤其最末那个“笔”字,收尾的一竖长长拉下,似有无限怅恨和不舍……

易逐尘仔细端详这几个字,眼神忽然一亮,便俯□,在那长长一划指向的位置,袖里银光微闪,“喀”的一声,屏风下方的地砖即时裂开一寸大小的方洞。

他伸手在洞内摸索一阵,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雕花银质小盒,表面的银漆已有部分剥落,那极为精美繁复的花纹,处处彰显它的贵重和神秘。揭开盒盖,隐隐见玄光浮动,里面只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匣底镶嵌光滑锃亮的铜片,刻满奇形古怪的符号。

他满意地盖上盒盖,伸脚在地上一跺,先前裂开的方洞复又合上,没有留下一丝缝隙。然后捧着银盒,迅速走出厢房。

站在院内的阳光下,深深吸一口清新的

空气,他仿佛觉得自己又从令人窒息的时光中,回到人间。

****

离开后院,易逐尘重新转回小湖边。时过正午,游人开始多起来,三五成群聚集在绿柳环绕的草地上,悠闲地纳凉嬉戏。孩童们欢快地放纸鸢,还有几个摆摊卖梨子的,玩杂耍的,卖茶水的……热闹非凡。有些富裕人家,索性驾着马车,就停在风凉处,铺开各色汤水和食盒席地野餐,当作游园一般。

易逐尘抬目四顾,骤然望见树荫底下有一个玄衣短发的青年,坐在山石上,专心致志劈着竹子。

他用的是一把普通砍刀,劈得那样一丝不苟,仿佛所有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做这件无比重要的事情,以至于忽略了身边一切无关的事物。倔强的面庞紧紧板着,渗出晶莹的汗水……

没有人留意这个专注劈竹子的玄衣青年。

易逐尘却知道,他不仅在劈竹子,同时也是在练功——只有每天不下数百次地重复这种挥刀、劈砍的动作,而且坚持十年以上,才能精确地控制自己出手的力度、劲道,以及杀人时的速度。

……多少年过去了,想不到他还保留这个一成不变的习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