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问道作者:穿过红尘
第214章
谢军没有理会大家的惊奇,继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这个九宫飞星精神力计算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嘿嘿……”张勿玄忘记了对谢军的惊异,被谢军的夸奖挠到了痒处,心里乐得开了花:“还好,还好了!现在在朝着小型化和低成本方向努力,这个只是个原型机啦……
谢军看了一眼清玄道长,发现他神色如常,看来是早就知道这个原型机的存在了,不过这个大块头其实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用效果了,只不过这东西只能给奇门中人使用,还谈不上真正的实用化。
“既然有精神力推动的,肯定也有电推动的同类计算单元和计算机吧?”
张勿玄的眼睛都笑眯了,得意之情在脸上显露无遗:“有嗣,我刚才就是让小茜去准备一下,让那台计算机动起来,刚才我们正在给它挂上新制出来的八进制高速缓存器昵。”
杨茜看了师傅一眼,张勿玄点头示意,杨茜伸手延客,请大家跟在她身后向走廊上的电梯走去。
“其实这个计算器和等会我们要看的计算机一样,都是采用了你给出的精确三维八卦数学模型作为计算和逻辑核心,硬件部分则是根据这个模型推演出来的六十四乘八位三维微观结构,其模糊计算能力和逻辑能力都十分惊人,在没有相应的八进制内存的情况下,仅仅是采用传统二进制内存,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世界号称最快的计算机组,今天换上了刚刚研制出来的八进制内存和内存总线,到底它的能力有多强我也不好说,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新的计算时代到来吧,哈哈……
谢军的心情也不由的兴奋起来,第二十一研究院果然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将最容易量化和规律化的三维八卦数学模型作为突破口,而且似乎已经取得了相当骄人的成果,一个属于华夏奇门的时代要到来了么?真是让人期待啊!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洪流二号
那台据说是世界上模糊计算和逻辑能力最强的计算机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感觉上更像是一堆奇怪的废弃物,被一些粗大的导线连接着,放置在一个用厚厚的玻璃完全封闭起来的空间里,据说那里面的温度相当的低。!
谢军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面前的玻璃,引起了周围研究员们善意的笑声,倒是将刚才介绍完之后有些局促气氛缓解了不少。
“这玻璃是几层分隔的,中间是惰性气体,温度不会传递过来的。”张勿玄朝谢军眨了眨眼,看来这个家伙其实细心得很,发现了谢军故意这么做的意图。
谢军笑嘻嘻的指着操作台上的屏幕问道:
“这些看上去很复杂的数据和图形是什么?看上去像是空气力学的东西啊!””那就是,那是从西飞研究所索取的一份飞机模型的风洞实验数据,今天我们需要测试的是这台被命名为‘洪流二号’的八进制计算机的模糊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预定的实验计划是用这台洪流模拟风洞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已经将计算程序和参数预先装好了,等会我们按下开始之后,只需要等着结果就行了。”
张勿玄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奋情绪,众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和骄傲,谢军继续问道:“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这台洪流二号的能力是不是超越了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组呢?”
“嘿嘿,这个嘛……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组,要完全模拟类似的风洞试验大概需要运算超过十天……我们的洪流嘛,在未更换快速缓存和内存总线之前,用了两天时间,而现在,我们预计只需要二到八个小时。”
“这么快!”谢军惊讶的问道,连一直都风轻云淡的清玄道长,也惊奇的瞪大了眼睛,要知道,现在这台洪流不过是一台原型机,许多的零件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使用的编译程序也是才完成的实验版本,即使这样,这台洪流都表现出了让人吃惊不已的能力,这只能用原理上的先进性来解释了。
张勿玄傲然的点了点头,像个孩子似的捏了捏拳头:“这才是开始昵!新的算法在逻辑判断和分类概括能力上,强了可不是一点!好了,谢军,麻烦你来按下开始的按键吧!””我!?”谢军这回真正的吃惊了,指着自己的胸口瞪大眼睛看着张勿玄,张勿玄笑眯眯的用力点头,谢军再看向清玄道长,发现清玄道长也笑着示意谢军不必推辞,可是谢军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资格,但是在场的其他研究人员似乎对这个决定十分的认同,都眼睁睁的看着谢军,等着他来按下这小小的,却有无比沉重的按键。
“没错,除了你之外,我实在想不到这里谁还有资格来按下这个键。”
看着大家殷切的眼神,谢军也不再推诿,走上前在张勿玄指出的那个启动键上毫不犹豫的轻轻一压,顿时,眼前的许多屏幕急速的跳动了起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图表和示意图不断的传递出来,研究人员紧紧的盯着属于自己的屏幕,不时的向张勿玄汇报相关数据的变化,张勿玄则神情紧张而又兴奋的在面前的几个大屏幕上来回的扫视。
过了十来分钟的样子,张勿玄重重的呼了口气:“好!一切正常,各个单元的运作都稳定了下来,能耗和温度都在预测范围之内,按照现在的速度,应该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运算!”
张勿玄的话音一落,室内响起一片低声的欢呼声,大家都情不自禁的鼓掌以示庆祝,谢军也用力的鼓掌,为了在场诸位的辛勤工作,为了华夏奇门崛起的重要一步。
洪流二号的运算还需要很多时间,不过在谢军离开这里之前,应该能知道这次试运算的最终结果。张勿玄将谢军和清玄道长让到隔壁的休息间,又叫来洪流项目的几个负责人,包括他的徒弟杨茜在内,准备与谢军好好的交流一下。
杨茜打开桌上的投影仪,墙壁上显示的是洪流二号核心的运算单元和逻辑单元的微观物理结构,由于制造的问题,芯片的微观结构与图纸上的结构是不同的,原理图上是三维的球状分布的八乘八的单元结构,但是芯片上的则是蜂窝状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