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梦•繁华冢作者:段琳琅
第114章
没几天佳期悄悄告诉我:“小少爷好像在背书。”我留了心,只听天儿背的竟是大学篇,从头到尾流利无比毫无阻滞,着实吃了一惊,我从不逼掯他背书,又不指望他去高考,对他的要求无非就是字都认识,念得明白就行。
我把他提溜过来,问这些都是什么时候记下的。他靠在我怀里仰起小脸,语气稀松平常:“又不难,念几遍就记住了。”
不禁汗颜,我这个当妈的第一次知道儿子在念书上颇有天分。“那怎么不告诉妈妈你都记下了。
“妈妈不是说读懂认识就行了吗?我以为妈妈不喜欢我背书,就没敢说。”他拿脸蛋蹭着我的,一面还颇为兴奋的问我:“妈妈,阿玛会喜欢吧?”
会喜欢,胤禛当然会喜欢。可他要是太喜欢了,没准哪一天天儿就不是我的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太沉重,如果可能,我希望我的儿子能离它远远的。
我拿定主意搂着他,轻声细语地开哄:“见了阿玛别说你会背。他要是问起来就说记不得。”
“为什么?妈妈不是说阿玛要查功课?”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人,哪里能明白我的心。
“你想啊,要是你功课不好,你阿玛还是照样喜欢你,那才是真的疼你呢,对不对?”
他皱起两道小眉,趴在我怀里寻思了好大一会儿,才勉勉强强同意了我的说法:“好吧。”我汗一把,孩子大了,越来越不好骗了。
骗孩子的妈妈不是好妈妈,为了安慰良心起见,一路上我费尽心思,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他买,马车里塞得满满登登。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远门,既然不必温习功课讨好阿玛了,也就放开心思跟着我玩儿,左手桂花糕右手竹蜻蜓,小脸成天黏黏糊糊沾着糖霜。
过了些日子来了消息,胤禛已经到了济南府,要住几日才走,他的船就泊在渡口,我们要是过去就先去船上等他。这些话是杨喜一五一十转达给我的,一时竟觉着有点恍惚,没什么真实感。
他既然到了,我们也不必赶得那样急,就近寻了个干净的客栈歇脚,拖几天耗到秦道然离开了更好。一路侍卫们都是轻衣简从远远随着,我们住进去不久他们也陆续住进来。天儿只顾趴在窗棂上瞧看楼下的行人,我唤他回头:“乖,换了衣裳咱们吃饭好不好。”
天儿突然手指远处大叫起来:“妈妈,妈妈,快看,那个和尚在冲我笑呢。”
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黯黯青石铺就的路面,一线长街尽头,那个一袭灰布僧袍的身影,是德凤。他倚在墙上抬头望过来,对我和天儿微笑。
“佳期看着天儿,我出去一下。”等不得佳期答应就心急火燎跑下楼。心跳声宛如擂鼓在耳边轰轰作响,不要走,但愿他不要走。
他还在,笑容依然没变,清冷而悲悯。他看我的眼神是慈爱的,仿佛我还是当年那个小女孩。尽管我从来就没做过真正的孩子,可这温暖而平和的注视让我的心安稳起来。
“师傅,我是夏末。”半天只憋出这么一句。他微笑,轻轻颔首。
“我都记起来了,初九……初九的事儿我也记得。”这些话只能和他说,自掩凤桥一别已是经年,现在也许只有他才知道一切,过去未来,也包括我的离奇来历。
“你想回去吗?”他打断了我意欲出口的询问。
怎么会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下意识捂住胸口回头看,即便是生死关头我也从未想过放弃我的心,天儿仍在窗边看着我。回去?怎么舍得下他们?
“我是俗人,我放不下。”我断然摇头。
“跟着心意,去做你想做的。只不要后悔,任何时候都不要后悔。”
他走了,步履轻缓,如同行走于命运的钢索,而前方是一片空茫。我目送他的背影,离别时遥遥回眸的笑容,我们对彼此微笑。
德凤或者是无心都不曾给过我答案,为什么要到此刻才明白,答案是什么这世上根本没有人知道。想知道结局为何,就必得坚持到人生落幕。
回了客栈我就吩咐佳期杨喜收拾上路,我等不及了,我要见到他,甜蜜也好辛酸也罢,他一直是我渴望的那个永远,从未改变,有无数我想要留存的永恒。究竟已经擦肩而过多少次,又有过多少次脉脉的远望?我还在犹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