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虎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62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明虎臣作者:曾经淡然

第162章

这完全可以,叶尹智可不是傻缺,他立刻精神了,他满面威严的看向几名下人:“都听到了吗?周帅说的话就是老爷我的话,回去后都有赏,但谁胡乱嚼舌头就给我想想前面的情景,都记住了吗?”

下人们都不傻,这是威胁加利诱啊!而且这威胁很严重,好像有掉脑袋的危险。怎么做谁都清楚,为了身家性命,这些下人嘴里慌忙齐声答应,在叶尹智示意可以离开后,这些下人如释重负般跑了。

“既然这样,老夫写一份奏疏把这件事呈报朝廷,首辅大人那里小虎派人去知会一声。”

叶尹智这算是被套牢了,上了贼船,但这条贼船很大,足以让他容身。同时也有好处,以后不会有生命危险了。只要谨慎一些,周虎臣总不会拔出火铳对准自己。于是,做出了决定的叶尹智彻底放开了,开始以长辈自居。

周虎臣不得不心中暗赞;果然都是官场油条,对处理这些官场的事情很拿手,蒋灿给他出的主意很高明,这个叶尹智虽然胆子不大,但绝不缺乏官场智慧,他更是做的滴水不漏。

“伯父大人做事痛快,自己人不需要说什么了,首辅大人那里我派人去说一声,阁部那里也由我的人去知会一声,以后您就在军中‘统兵作战’吧!”

周虎臣这算是给了一个承诺,他的信誉还是不错,从来不会向真正的自己人下手,叶尹智完全可以相信。

周虎臣的话让叶尹智彻底放心了,解决了马士英和还在身后的史可法,叶尹智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这“统兵作战”他不敢奢望,当然也没那个能力。可好处却很多,这些军队虽无法指挥动,但会给他提供保护。周虎臣父子就是他的保护伞,在这个纷乱的时代,军将的保护,尤其还是具有强大作战力的军队,这无疑可以提供最好的庇护,对叶尹智也算是一种幸运。

叶尹智现在决定了,就是打死他他也不离开了,至于首辅大人那里完全可以敷衍,就是朝廷给他升官他也不去,跟着周虎臣父子安全啊!

直到傍晚时分,周虎臣的步卒和骑兵终于回来了。

世子高元照死了,邢氏与李本深也死了,死在了乱军之中,至于谁杀的,这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迷。但是,他们死在这次乱战中毫无疑问,当然,他们的罪名也随后算是给落实了弃土,随后反叛。

周虎臣很骄傲,他没有等到那个时刻来临就给李成栋这些**落实了罪名,尽管这个罪名不够大,但也足够周虎臣骄傲了。

第205章事情是这样吗?

当初,史可法不肯认兴平侯世子高元照为义子,高杰部将肯定有些寒心,谁都心知史阁部看不起他们这些“诸贼”出身的部队。从此开始,高杰部军心开始有些解体。日后,李本深、李成栋等高杰旧部,十多万人一齐投降建奴,并成为扫平江南、两广的主力军。

而黄得功虽为忠臣良将,但其提兵想要吞并高杰部之举,也使得高杰部众军心大乱,造成了很大影响。

马士英出于私利,高杰北征出发后,就借故拖欠军饷粮饷,主要原因倒不是为了北行款清使团的议和,而是他深恨从前一直与自己在同一条战线上的高杰渐渐与史可法站在一起。这样,不给饷银,就是给高杰一个下马威:让你知道谁真正是朝中说话算数的人!

这种种原因造成了高杰的旧属后来投靠建奴,但是,周虎臣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他不能看着这些人去增强建奴的力量。

很多手下都不理解周虎臣为什么进行这次火并,李成栋和李本深这些军队可以利用一下,为什么要杀掉?

周虎臣无法解释,他也不需要去解释。他只需要自己明白就可以了,无法改变这些未来**的观念和行为,杀了这些**等于是在给自己铺平道路和清除障碍,是在给自己减轻军事压力,这就足够了。

不需要给自己的手下解释,不需要给监军和幕僚解释,但有一个人,周虎臣必须解释,史可法来了。

史可法可以说让马士英搞得方寸已失,当时一部分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左良玉部叛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泗州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

历史变了,周虎臣来了,他逆水而上来到了泗州。

周虎臣跑到了史可法的前面,当史可法得知周虎臣已经率军几万到了泗州,史可法激动地几乎要老泪纵横。

当然不会让建奴轻易过河,当史可法来到泗州,周虎臣已经开始布置作战,除了自己面前的这座桥,他命手下人把泗州左近百里之内的桥全部毁掉了。

秉承一贯的作风,周虎臣没有见史可法,他跑到过了河,美其名曰“督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