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虎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20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册立太子要准备很长时间,就在周虎臣幸福着并想着纳进另一个美女的时候,天气冷了下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也像天气一样带来了冷冰冰的气氛。

弘光元年武官员)合称为“大班”,公侯、伯等自成一班“勋戚班”,驸马和以前不一样,他不在两班之中。按照规定,没有必要,驸马不用朝参,而按照周虎臣的另一些显赫身份,他必须每日按照规定时间上早朝。

与公主成婚后,周虎臣抓住了自己是驸马的漏洞,他选择了在家享受自己的温情脉脉,上朝与他无关。皇帝没说什么,满朝文武乐见其成,周虎臣不来上朝无所谓,重要的是他手中无兵,这个无视规则的周虎臣手中无兵,大家才放心,至于上不上朝无人关心。

今天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周虎臣竟然执笏而入,他竟然随着百官上朝了,这让满朝文武大跌眼镜。

除了特殊的日子,或者皇帝诏令。朝堂总是每一早朝,而且按照规矩止许言八事;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进呈“面帖”,由内阁预先处分,皇帝只须照答即可。这是一种逐渐简化的朝参制度,这种制度很有合理性,如果每件事都事无巨细的经过朝堂决定,朝堂这些最重要的官员就不用做事了,没有这些处理各部政务的官员,这个国家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周虎臣一直没有动,他平静地等着,等着奏事的过程。

早朝没有让周虎臣等多久,第三件奏事兵部尚书张国维就呈上了一份关于北伐用兵的奏疏。

北方的战况很重要,作为兵部尚书的张国维的奏疏中规中矩,这份奏疏主要是分析北方战事的利弊和用兵情况,同时,这份奏疏提到了周遇吉和黄得功战斗中的作战错误。

这件事是重中之重,北方战事不利,朝臣已经讨论了几日,可总也没有好的说法。看来又是一次时间长久的早朝,朱由菘沉吟不久,他开口让群臣继续讨论。

这就是周虎臣等待的机会,他抢先出班:“陛下,张老大人所奏微臣深有感触,北方战事必须赶紧想办法,天长日久对我军非常不利,趁建奴立足未稳,现在须早作决断!”

“驸马有何良策?尽管开口便是。”

虽然“有些”跋扈作风,但朱由菘对周虎臣很满意,这是一位可以和公主牵着手的驸马,天下仅有。而且在作战的能力上,放眼天下,这位驸马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在整个大明历史上可以说绝无仅有,他的意见朱由菘很看重。

周虎臣躬身一礼:“陛下,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方面建奴都与我大明相去甚远,为何建奴总是难以击败呢?因为建奴采取的是精兵路线,依靠的是机动力,我军虽然兵多将广,也不缺乏军资,可在移动作战中总会有漏洞,这需要主帅和督军稳扎稳打,我军的战略应该是稳住的同时进行蚕食,不断地蚕食敌军所占领土,北直距离北都很近,只要战术不出现错误,这用不了多长时间。另外,在作战方面,微臣认为辅成候与靖南候有些急功近利,作战指挥出现了错误,应该换帅!”

周虎臣没有提何腾蛟的溃败,只是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作战方略,最骇人的是,他竟然提出临阵换帅。

可谁能指挥周遇吉的军队?敢这样指责周遇吉和黄得功,也只有周虎臣了。

这个建议有些惊人,整个朝堂立刻鸦雀无声,周虎臣这是自请出师啊!好不容易把他压在了南京,难道还要把他放出去,可不把他放出去,北方的战事还真的有些吃紧。因此,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所有人都选择了闭口缄默。

“驸马忠心体国,朕心甚慰!”一直没有人说话,朱由菘赶紧打破了尴尬,可是…这等于没说。

首辅高宏图一动不动,兵部尚书张国维一动不动,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成了木桩。

“微臣立下军令状,请让微臣换回辅成候,在明年入冬微臣拿下北都,若是拿不下北都,臣以后永不掌兵,并任凭陛下责罚!”周虎臣没办法了,这需要给皇帝和朝臣一个定心丸,自己出师,就必须让周遇吉回来。

第220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