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虎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44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明虎臣作者:曾经淡然

第244章

“哦那就听东昌伯与督师大人的好了!”郝摇旗不说了,这位执拗的督军提起周虎臣让郝摇旗的热血迅速冷却下来。

周虎臣是战神,他几句话,送来一些人就改变了这支屡战屡败的军队,让这支军队的防御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郝摇旗能说什么?

“督师,您说这建奴是不是真的逃了,若是逃了我们岂不耽误战机?”

郝摇旗不甘寂寞,他禁不住对何腾蛟问了起来,那种传言好像是真的,保定附近建奴的军队明显变的弱了很多。以前还是屡屡进行搔扰性的阻击,现在等于在做出样子眼睁睁看着大军在前进,建奴的主力不是逃了还有什么可以解释。

何腾蛟微微一笑:“一切都有东昌伯呢!估计会有他的安排,东昌伯的骑兵不少,据说还增加了两万龙骑兵,建奴逃不逃咱不用管那么多,只管去进攻京师,能够拿下京师就是大功,将来老夫与你等同样将扬名天下!”

对周虎臣太信任了!

这种信任当然有它的理由,何腾蛟是这次大规模作战的受益者,而这种不败的作战方式让他完全接受了。同时,追击战不是何腾蛟所长,他有自知之明,自己的骑兵和周虎臣相比太弱了,根本拿不出手,因此,进攻和光复北都才是他的最理想战术目标。

大明北都,大清称燕京。

大清国燕京城紫禁城慈宁宫。

“走吧,没什么可想了,合围之势无法破解,满八旗和科尔泌的骑兵已经准备好了,请皇后带着陛下随我一起暂时回关外吧!”

自幼就被封为墨尔根代青贝勒(聪明王的意思)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带着意一丝阴霾,也带着深深的无奈。

这是一间大殿,大殿内显得空空荡荡,很是寂寥,而殿内只有四个人,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和幼帝福临。

话题很悲凉,这才迁都几天就要重回关外,大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谁也知道所谓暂时就是永远,大清国大势已去,恐怕明军会追击,追到关外几乎也是肯定,风光后流离逃窜的狼狈日子来了。

“我知道摄政王没办法才有此举,明军已势不可挡,我们和陛下就靠摄政王了,那就辛苦摄政王!”

开口说话的正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这位颇具才智的科尔沁蒙古皇后很会看风向,对这种惊天的决定她也没有露出任何慌乱的神情。一向以聪慧稳重著称的布木布泰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犹豫,多尔衮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大清国不能和人口众多坐拥江南财富的大明相比,用兵不利就会是这个结局。而现在,除了多尔衮和满八旗、科尔泌蒙古骑兵,他们还能指望谁?

第318章散兵线

霸州一线,周虎臣凶猛的开始两路出击。

实际上,是三路,因为霸州和天津各一路,而第三路全部是骑兵,走的是武清,已经在向京师龟缩的清军根本不知道。

济尔哈朗现在的位置在固安县,而固安县距离京师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济尔哈朗手中还有八万人,八万不少,但济尔哈朗对这八万人对抗周虎臣其实已经绝望。周虎臣的军队本来就非常强,现在,加上兵力的略势,济尔哈朗已经开始做自己的打算。

无论怎么想,一战不可避免,周黄联军的影子终于出现在济尔哈朗的视野。

所谓和谈还在继续,没有什么旌旗招展,更没有什么下战书的桥段,明军一往直前的奔着济尔哈朗的大军铺了过来。

是铺,也是扑,之所以济尔哈朗称为铺是因为明军的战线太宽了,宽的在露出嫩绿的荒野中就像无边无际。

“这叫散兵线,今天用的是三排散兵线,这个散兵线好哇!以后它将成为战场的主流!”

周虎臣有些容光焕发,他伸手指着黄得功不明所以的长长阵线开始给他解释。

虽然场面惊人,可惜…太薄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