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作者:曾经淡然
第255章
只是听说很强,但这是强吗?这是明军吗?短短时间,眼前的明军骑兵没有损失一个人就取得这样的战果,这仗怎么打?
“不可力敌啊!”看到满珠习礼的表情,巴达礼感慨了一句。
满珠习礼的理解能力很强,他岂能不明白巴达礼的意思,不就是避其锋芒,做一个纵深的战斗方案,随后在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吗?
“明军锋芒毕露,但这是我们的领地,我们还有数千里的纵深,让长生天的子民暂避一时,明军沿途必定补给困难,完全可以拖垮他们。”
犹豫了一下,满珠习礼还是妥协了。他的发言无疑同意了巴达礼的意见,这等于回到了原始,使用拖延战术看风向,建州人的失败为什么要自己顶缸?以明军的习惯来说,他们不会长期占据肥美的草原,这丰硕之地将来还不是属于自己。
生活在领地的牧民迁徙不难,收起蒙古包,驱赶着牛羊立刻就可以换一个地方去放牧,去生存,想要回来随时可以回来,领地照样是蒙古人的领地,如果…上面没有了建州人的压制…前景好像更美好。
已经心惊胆颤的蒙古贵人们纷纷表示赞同,不过也有人不赞同,因为这里是喀喇沁部的领地,喀喇沁部首领固山贝子,扎萨克固鲁思奇布当然不赞同,可巴达礼随后的话让他只有把他的不赞同憋在心里了。
“谁不听号令愿意和明军作战都可以,但若引火烧身引来无边的纷争,以后本汗不会派兵相助。明军此来…不善,所以本汗会派使者与明廷联络,尽量避免战火的蔓延。咱们长生天的子民属于这片土地,明人不擅长牧羊,所以他们迟早会撤回去,将来,在场的各位谁也不会缺乏自己的牧马之地。”
建州人的威压尚存,巴达礼的话很隐晦,但这种隐藏在内的话谁都明白。明军不是来攻打蒙古各部,来攻打谁大家心里清楚,而明人不适应在广袤的草原山地生活,将来必定要退回去,没有必要和他们拼命。
保存实力谁也会,擅长看风向向来是蒙古头人们的一大特色,和满清最亲近的满珠习礼很不愿意,但他知道自己的不满无法对抗巴达礼和绝大部分人的决定。在这非常时刻,上下齐心才是蒙古部落的选择,于是,聚集在一起的数万蒙古大军开始缓缓后撤,不久,一名骑士飞马而出奔向了明军的骑兵队伍。
第333章兵出山海
弘光二年三月二十六,一支异常庞大的队伍经过抚宁出现在山海关前。
这支军队有骑兵,有步卒,而且军服有些不太一致,好像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后勤,在军队后面跟进的马车几乎数都数不清。这支军队明显的是一只杂牌军,但贵在兵力不弱,相对于周虎臣出古北口的三十万军队,这点人不算多,也就不到二十万人。
吴云端站在城头,他好像已经等了很长时间,这支军队的出现他见怪不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吴云端直接在城头发话:“让他们都站好队,然后本将军来安排。”
“属下遵命!”
骑在马上的统军者赫然是刘玉山,这位身经百战的斥候现在成了守备,而且是这十几万大军的领兵大将。
一个守备统领十几万大军怎么看也不正常,不过吴云端好像也不奇怪,他直接在城头就嚷嚷起来:“刘玉山进来吧,休息一下,一会我给你安排安排。”
刘玉山也不见外,他在马上一拱手:“好久不见大人了,正好聊一聊。”
就在刘玉山提马接近敞开的外城门时,吴云端突然想了起来:“叫上尚大人,有事情一总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