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作者:曾经淡然
第263章
朝鲜之地东濒倭国,东西南临海,自古称为华夏之喉,这个后世最重要的半岛现在同样很重要,因为它距离日本太近了,可以直接威胁到日本。周虎臣占据朝鲜当然是为了以后,现在他可没有时间和精力征服日本,但朝鲜现在必须属于大明,而且要彻底的让朝鲜成为大明的一省之地。
第345章失去的精神?
夏是秋的坐骑,驮着变幻的云,急骤的雨,似火的骄阳,驮着生长、成熟、收获,也给今夏的沈阳带来了战争。
今夏天燥,而周虎臣的军队到来却让暑气有了渐消的意味,起风了,天上的云朵翻滚着,就像激起的惊涛在涌动,仿佛在描绘这场大战的场景。
清军没有死死的防守沈阳,这次他们越过浑河出兵了。
沈阳城南三十里有个名叫苏家屯子的镇子,这个不大的镇子成为了战场,屯子正好位于浑河南岸不远,而这一带的地势属于丘陵过渡地段,镇子偏西侧正好是平原地带,也是这次战斗的战场。
大清国的中流砥柱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再一次领军出战,尽管阿济格有些不愿意,但清廷的确派不出可以统帅军队的大将了,让阿济格的领军出战充满着悲壮的情绪。
其实,用六万军队来牵制敌军已经兵力极其雄厚了,想当年,大清几次入关的时候,这点兵力足以驰骋整个大明的京畿之地,可以进入山东,甚至更远,也可以任意掠夺海一样的人口和财物。可惜…那是以前,是周虎臣没有露出他的獠牙之前,当周虎臣在江南把自己的牙口磨得又光又亮开始反击,整个天下局面完全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也完全变了,变得大清勇士的勇敢没有了用武之地。
阿济格一直在奇怪,除了在关内,周虎臣好像出关后并不太讲究兵贵神速,他的军队出关后虽然一直在追,但追的并没有多么急迫。在兀良哈并没有亡命的进行追赶,而阿济格在苏家屯子等待了很久才见到明军的到来。周虎臣一直就是稳字当头,它采用的是慢慢吞噬,一直在不断吞噬清军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仅是军事力量,也包括地方。而最重要的是,周虎臣好像摆平蒙古人,那些蒙古人让明军在他们的领地内轻松的进入了辽东。
尽管不讲究兵贵神速,但周虎臣的军队绝对让人胆寒,随着明军在苏家屯子南面开始列阵,沈阳城附近的消息也传到了阿济格耳中,明军已经越过浑河,兵临沈阳城下,而作为后路的抚顺更是被围成了铁桶。
不动则已,动则惊人!
太快了!周虎臣果然还是喜欢布局,他的军队现在已经在沈阳城的东西两侧摆好了进攻的架势,而在阿济格的身后一支军队已经在封锁浑河沿岸。
北方,周虎臣留出了沈阳城北方。
围三阙一!围城必缺!
“围师必阙”《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用兵打仗嚼字你还差了点,咱是正经的大明文化人好不好,郑森毫不犹豫就给了周虎臣一个下马威。
郑森回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它的意思很简单,就四个字孤芳自赏。
玩文化周虎臣话绝不是郑森对手,他笑着赶紧再次指向前方:“这是失去的精神,我们已经胜了!”
周虎臣话音刚落,建奴果然如预料之中不敢作战,阿济格带领着军队缓缓后撤,而周虎臣的军阵则开始跟进,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始向浑河前进。
第346章最后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