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作者:曾经淡然
第310章
几年前,周虎臣开始阻击建奴时,身在淮安的刘泽清选择了一个和周虎臣截然不同的方式,他撒腿就跑。不但弃土而逃,刘泽清还是劫掠地方之后,扔下整个淮安的军队和大量物资就跑到了海上。这转眼就是几年,周虎臣再也没听到刘泽清的消息,却想不到在这里碰到了他的手下。这个李洪基和刘泽清原本属于一路货色,烧杀抢掠自己的百姓在行,作战永远不在行,见到自己就跑不奇怪。
“不要让本帅费事,告诉我,刘泽清在哪?”周虎臣很好奇,刘泽清这个历史上的投降者,他被这历史的改变变成了什么样。
“大帅饶命!我家侯爷…他…他藏在州城西南,那里有一个小山村,名叫官桥村。”
李洪基不想说,可面对周虎臣,不说行吗?不说,他这样的蚂蚁绝对是死路一条,说了还可能有活路。
看来刘泽清是为了躲避弃土和劫掠地方的死罪,他躲在了这个名叫官桥村的山村在隐性瞒名,周虎臣继续问:“都有谁?你来这徐州城干什么?”
“回侯爷,我家伯爷的一家人都在,还有一些将士和家眷也都在,大概有百余人,小的这是来州城购置日常用的东西。”
“刘泽清在这躲多久了?带着不少金银财宝吧?”
李洪基赶忙再次回答:“回禀侯爷,是前年来的这里。以前在海边,不过海边生活清苦,我家伯爷看到四处太平了,就散了些人,随后来到徐州这里,吃穿吗…自然不愁。”
杀了多少无辜的百姓?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抢劫了百姓多少血汗,贪墨了多少国家供给,刘泽清当然不缺吃穿。
天下太平,恐怕几年之后,谁也不会再记得刘泽清这个人吧!用无数百姓的膏血,国家的养士银子换来自己一家富翁的生活,刘泽清想得美。
刘泽清想要逃过惩罚,可惜,天理循环,上天有眼,周虎臣发现了他。既然碰到自己的手上,刘泽清就必须血债血还。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这一百余人没有无辜者,即使是孩子也不算无辜者,因为吃的照样是百姓膏血。
周虎臣没有犹豫:“李洪基,你带着我的人去一趟官桥村,我饶你一命,若是有家人在也一并饶了,去吧!”
刘泽清选择的地方不错,山清水秀,官桥村距离徐州城只有二十余里。周虎臣没有说怎么处理刘泽清,既然不明说,他的士兵就明白该怎么做。跟随周虎臣的禁军士兵有一些根本就是周虎臣曾经的手下,久经沙场,杀人不眨眼,这些人找上门,刘泽清等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第402章变革的前奏
马惠的幸福在一家人来到徐州后不久结束了,因为也周虎臣要回京了。
河水已经封冻,运河是走不了了,周虎臣必须选择骑马或者坐轿,路途遥远,想要回京过年必须提前行动。眼看是腊月将近,在很多不舍中,周虎臣启程北归。
当周虎臣回到北都,郑森已经在入冬前在天津乘船回了福建。在离开前,郑森被封为靖海大将军,福建总兵官。而他老子郑芝龙的南安伯被加了一个世袭,仍旧是福建总镇,不过,福建总兵官被转移到了郑森身上,不得不说,这个变动充满周虎臣的影子。
黄得功也回到了北都,而王德用则是被安置在了辽地,闫丙泰则是进入了蒙古。对西北吐番等一带的藩属国,朝廷也派出了使者。西伯利亚也被安排了一个文官作为督军,让周虎臣意外的是,这个人竟然是副都御使卫景瑗。这位只知道默默做事的人竟然是自动请缨,西伯利亚苦寒,生活极其艰苦,来往一次需要近一年时间。卫景瑗无疑已经准备扎根在西伯利亚,让周虎臣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敢于任事的执着。
由于季节问题,卫景瑗还要等到明春才会启程,为了西伯利亚的将来,周虎臣还特意上门拜访了一番卫景瑗。
回到京师的周虎臣仅仅上了一次朝,腊月休朝期到了。
要过年了,京师一片繁忙热闹景象。
其实,在京师过年的朝廷重臣是最清闲的一帮人,因为,这些顶级文臣几乎大部分是南方人。兵部尚书张国维不忙过年,因为老尚书的家在金华府东阳县,天寒地冻,还要在内廷值班,路途遥远,他回不去。母亲年迈,妻子和儿子要在膝前行孝,张国维身边没有亲人,很是寂寞。不过,今年还算不错,他的大公子张世凤带着妻子来到了京师相伴,也算是给了张国维一个不再寂寞的新年。
依旧是这座熟悉的院落,除了大门上提前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这座当朝重臣的尚书府邸在京师众多的豪宅前毫不起眼。
周虎臣下马,一名老门子看到周虎臣,他狠命的揉了揉眼睛。
没错,是京中虎周虎臣错不了,虽然留了胡须,也上了些年纪,但那身板和脸孔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