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虎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311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面露微笑,态度和蔼,但谁都明白皇帝已经提前和周虎臣达成了一致,和首辅高宏图与其他阁臣进行沟通是为了获得支持。而现在好像已经不用在考虑,军工作坊归于国有势在必行,这个决议必须赶紧通过。

皇帝支持,首辅和六部九卿同意,朝臣们自然不会反对,眨眼间,军工作坊的事情就这样迅速定了下来。

“陛下,眼看要春暖花开,运河就要开化。军工作坊是国家大事,微臣立刻亲赴天津准备工坊的事情,随后微臣把镇江的工坊进行分流,也好让天津的工坊早日运转起来。然后微臣准备去一趟广州,也做一做准备,让广州的军工作坊早日建起来。”

周虎臣恭恭敬敬的施礼,随后等待皇帝回复。

果然不出所料,周虎臣要做海上准备了,朱由菘笑着刚要开口,却想不到户部尚书蔡懋德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相奏!”

“爱卿请讲。”

“先帝时期已经有了开海之说,也已经有了成文,但由于战事频繁,这件事一直没有付诸实施。我大明现在四海升平,不如现在把开海的事情也一并办了,也算完成了先帝的遗愿!”

又是一件惊天动地大事,这些事情一下就堆积在了一起。

首辅高宏图稍稍迟疑了一下,没成想礼部尚书钱谦益却抢先站了出来:“陛下,蔡大人所言极是,先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开海之说,先帝的遗愿一定要完成,开海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减低户部的压力。臣认为,东昌侯正好出海,可为钦差大臣。”

凛然的微言大义,可谁不知道钱谦益这个老家伙有一个极大的商贸团队,他的侄子已经跑到了蒙古。现在,凭借着大义的名分开海,提议周虎臣作为钦差大臣,周虎臣自然不会让首先跳出来表示支持的钱谦益吃亏,这完全是为了利益。

朱由菘笑了,今天本来准备让吏部尚书周堪赓做这件事,谁想到钱谦益却第一个站了出来,也算是一种利益的驱使。钱谦益年龄偏大了,首辅高宏图老当益壮,再进一步的机会寥寥,这发财可能是他最后的追求吧。

高宏图看了看张国维,却看到张国维在低头微笑,看向户部尚书蔡懋德,也是一样的表情。高宏图明白了,周虎臣已经事先做好了工作,皇帝估计也已有所准备,这件事牵扯的利益太多,由无所顾忌的周虎臣来做很合适,正好震慑那些海上不服王化之辈。权威太重,对过于年轻的周虎臣不是好事,正好让这样的琐事让周虎臣离京,也算是人尽其用。

没什么可犹豫的,开海真正实施起来其实不错,可以给国家带来好处,尤其是可以减轻财政压力,高宏图立刻道:“陛下,微臣认为开海之事利国利民,东昌候国之栋梁,可当大任!”

首辅大人同意了,作为周虎臣最坚定的支持者,张国维和蔡懋德自然不甘落后,加上礼部尚书钱谦益和吏部尚书周堪赓事实上已经在为财政或者私利站到了周虎臣一边。其余的朝中官员已经没有了反对的必要,绝大多数大佬同意,反对根本无效,周虎臣成为事实上的开海钦差大臣已无可改变。

第404章分分秒秒的事情

二月,运河可以通航行了。

钦差大臣,东昌候周虎臣出现在了天津。天津这个曾经的大明火器中心由于战争没落了,由于大明现在最主要军队的武器来源是镇江,天津的火器匠坊实际上已经被废弃。

天津的地势非常好,这里遍布着海港,加上运河的便利,有过去的火器制造基础,周虎臣不用费太大力气就可以看把这个火器工坊建起来。当周虎臣离开天津,整个天津立刻陷入了滚滚的建设浪潮,海港开始修缮,无数的工坊开始重新修建起来,一个全新的市舶司衙门也在筹备中。

权利就是威慑力,周虎臣不担心当地官员敷衍,何况他在天津留下了人,建不好天津,整个天津官场就会发生地震。

春风送暖,海鸟的鸣叫声中,周虎臣来到了舟山。

在杭州布政使司和杭州都司府高官的陪伴下,钦差大臣周虎臣首先视察舟山。翁之琪迎了上来,虞大虎迎了上来,十几万水陆将士接受了周虎臣的检阅。

宁波市舶司将重新开放,这个曾经的东部沿海最有名气的海贸中心再次迎来了它的春天。官员重新得到任免,周虎臣没有客气,一些老迈的官吏被他果断的清退。宁波市舶司的所剩官吏其实没多少,支付一笔有限的养老钱,整个宁波市舶司将重新活跃起来。

除了市舶司可以提供大量货物,宁波的舟山是海上通往南北两方的最佳歇脚点,只要严加管理这个市舶司,繁荣的海上贸易时代想来为期不远。

第311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