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半卷江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92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半卷江山作者:客行长安

第92章

赵俨祗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了谢清身边,他泄愤般地在谢清脖颈上啃了一口又迅速离开,不等那人动怒便抢先说道:“现在你可知道你每次出去的时候我是什么心情了吧?”

谢清愕然:“那怎么一样,我是他的父亲。”

赵俨祗尴尬地摸了摸下巴,冷不防把谢清牢牢圈进怀里,不顾他的挣扎,低声说道:“怀芳,你别生气,承明昨天就已经动身了。”

谢清:……

谢清终于顾不上嫌弃赵俨祗碍眼了,天天跟他在一块,因为可以收到最新的战报。尽管谢清气他先斩后奏,一般不跟他说话,赵俨祗还是自娱自乐觉得日子过得挺好。

受降这事承明做得很漂亮。他把投降的匈奴人分别送到几个边郡,然后带着仓蠡王并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回了长安。

听说当时仓蠡王有个部下临时起意生了杀心,欲行刺仓蠡王。虽然他没有杀成仓蠡王,但是成功导致了匈奴大乱,一时间男人的喊打声、老人小孩的哭闹声乱作一团。承明当机立断一箭射向始作俑者,正中咽喉,那人立时毙命,这才算稍微把祸乱压了下来。

承明趁着短暂的安稳立刻把这八万人分开,派兵送往早就划好了的那几块地盘;有不愿意放牧种田的,想投军承明也来者不拒,基本算是干净利落地解决了投降这个难题。

成光七年六月,已故丞相谢清子北平侯谢承明前往代郡,迅速安顿好前来投降的匈奴仓蠡王部共八万人,初露锋芒。群臣赞不绝口,上感襄侯后继有人,大为欣慰,封为光禄勋,掌禁军。

对于谢承明小小年纪初入朝便为九卿高官,不少人颇有微词,连谢清也觉得有些不妥。赵俨祗倒是不在意,他趁谢清不注意迅速亲了他的额角一下,然后赶紧正色道:“你担心这个做什么,当年你从大司马长史一下做到了大司马,多少人议论纷纷。可到了后来,谁不说你良将贤相,功勋卓著。”

赵俨祗最近经常用这种方法占便宜,而且屡试不爽;缺点则是每次只能占到一点。不过赵俨祗乐此不疲而谢清无可奈何,也算是两人间一种新的相处方式。

此时的谢清兀自为儿子担心,对赵俨祗刚才的轻薄行径并没做出什么反应。赵俨祗得意洋洋地扫了他一眼,劝道:“怀芳,别瞎操心了,人孙自有儿孙福,这天下早晚不都是他们的么。”

赵俨祗的确很想得开。赵绥刚加冠时,赵俨祗就叫他学着理政了。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漏洞百出,不过如果不是天大的事,赵俨祗一般选择冷眼旁观叫他自己收场。到如今,未及弱冠的赵绥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赵俨祗私下里也很满意;有些事情是教不会的,只能靠天赋和历练。

谢清知道他说得有道理,可又遏制不住担心。他忍不住问赵俨祗道:“陛下,你原来怎么不担心阿绥呢?”

赵俨祗笑道:“说起来,这还得谢你。”

“臣?”谢清疑惑地问道。

“嗯,想知道?”赵俨祗一脸神秘地招了招手,“附耳过来。”

谢清不疑有他,老实地把耳朵凑了过去,立刻被搂了个结结实实。赵俨祗咬着他的耳朵说:“你从前每次出去,哪回没性命之忧了?我就日日在长安城里提心吊胆。后来阿绥理政的时候,我自然一点都不忧心了。我每回都想,他一个孩子,能闹出什么事来?他胆子再大,能大得过他舅舅么?”说完泄愤般地狠狠咬了一口。

谢清:……

转眼夏天就过去了。到了七月,赵俨祗真的开始打点行装准备抽空去趟甘泉山。谢清每每看见赵俨祗那个兴致勃勃的样子,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如此过了几次,赵俨祗忍不住玩笑着问道:“怀芳,你想什么呢,难道你还担心烽火甘泉不成?”

谢清无奈地看着他,有些犹豫地说道:“陛下,你带臣去甘泉宫真的合适么?”

甘泉宫是前朝所建,常用来祭祀、赐宗室等,的确不是个玩乐的地方。不过赵俨祗不在意,他停下手中的事情,把谢清搂过来说道:“有什么不合适的,恩?我说话算话,你是我的重臣,再合适不过了。”

谢清白了赵俨祗一眼,道:“可是臣现在是流云啊。”

赵俨祗一方面为扯到这个敏感话题而感到头疼,另一方面又为谢清如今终于能比较平和地接受这件事了而高兴。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不接这个话。赵俨祗循循善诱道:“成初说甘泉山上的温泉对你的腿疾好,而且到了那,你想上哪就上哪,也用不着担心碰上什么人。你说好不好?”

八月,赵俨祗把朝中一应事务丢给太子赵绥,自己开开心心地陪着谢清上了甘泉山。甘泉山距长安城三百里左右,环境优美静谧,的确是个休憩调养的好去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