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度翩翩潇洒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5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风度翩翩潇洒剑作者:明月书生

第5章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即13:00——15:00)。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即15:00——17:00)。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即17:00——19:00)。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即19:00——21:00)。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都上床睡觉了自然也就安静、安下下来了。(即21:00——23:00)。

古代也已出现类似现在的二十四时辰制。是从宋朝以后开始的,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还有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十时辰制在后来应用的不太广泛,主要的应用就剩下夜分五更的用法了。

一更黄昏甲夜19:00——21:00

二更人定已夜21:00——23:00

三更夜半丙夜23:00——01:00

四更鸡鸣丁夜01:00——03:00

五更平旦戊夜03:00——05:00

还有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一刻钟按现在的时间制为十五分钟,而在古代以百刻为准一刻的时间为十四分多一点,已很接近于现在的一刻十五分钟。所以本书中出现的时间,就按照现在的一刻十五分为准。计时法也采用普遍的十二时辰制,夜里也采用五更制。

还有以前看一些武侠小说里面总会出现一些什么一柱香、一盏茶之类的。本书中不会出现,不过也给大家提一下,一柱香正常燃尽的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而喝完一盏热茶的功夫应该为十五分钟左右。

引章楔子

这是一个清雅的院落,院中有一颗很高很大的银杏树,在这盛夏的时节长得枝繁叶茂。树下是一张小石桌,桌上泡有一壶势气腾腾的茶,桌边的两把藤椅上各坐着一个人。左边的是位身穿灰布衣衫的老人,右边的是位清丽可人的紫衣少女,两人都在端着手中冒着热气的茶杯品着茶。

紫衣少女先放下了茶杯,转头望向老人,问道:“爷爷,你说当今武林中谁的剑最厉害?”

老人放下茶杯,眼中透出睿智的光芒,眼神变得十分深遂,用淡定的语气轻轻道:“潇洒!”

“风度翩翩潇洒剑吗?”少女皱着可爱的眉头十分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是天下第一剑羽飞旋呢?”

老人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呵呵地笑了笑,肯定着自己的答案,轻轻道:“对,就是他!他的剑不但有力度、有速度、有准度,而且还很有风度。人如其名,有但人潇洒,剑更潇洒!”他的语气中还是带着那份淡然的坚定。

紫衣少女望向空处,似在想着这个人潇洒剑更潇洒的潇洒,眼神有些迷茫又带些怜惜地道:“可惜呀!他只在三年前昙花一现,于武林较技大会上现身过一次,之后就再未出现于江湖上了!”

老人脸上露出一股怀念加期待的神色,用有些梦幻的语气道:“三年前,他只有十七岁,就在武林较大会上赢得了风度翩翩潇洒剑的称号。虽在最后一战败给了天荒剑羽飞旋,但只是一招之差,三年后的造诣可想而知!”

紫衣少女无限惋惜地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轻轻地道:“可是江湖上有人传说他英年早逝,自三年前武林较技大会后,因那一招之差,抑郁而终,埋骨荒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