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作者:马小禾
第103章
濮阳澈目光迷离,喃喃道:“半个月了吗?”然后将濮阳月递给封娅道:“小娅,谢谢你照顾月儿!”
封娅道:“这是臣妾的分内之事!”濮阳澈笑了笑,走出景和宫。
封娅喃喃道:“半个月了吗?我做司寇骆花的替代品半个月了?”在照顾濮阳月的半个月里。濮阳澈每天都会来看望濮阳月,但只是略坐坐就走,和自己说话也只是问濮阳月的情况。
书房就在景和宫的隔壁,封娅总是能够看到濮阳澈坐在书桌前处理如山的奏章,书房里的各种信件送出送进,濮阳澈总是很晚才回宫休息,或是整夜都待在书房里,有很多次。封娅都忍不住想要走到书房里,给濮阳澈添上一件衣服,或是给他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或是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的陪着濮阳澈。
封娅看着书房里的亮如入白昼,又忍不住阵阵心痛,他突然很心疼濮阳澈,谁都羡慕她所坐的位置,可是,谁知道这个位置如同牢笼一般,紧紧的束缚着你,濮阳澈今晚又要到几点呢?每每封娅总是等书房里的灯熄了后才闭上自己的双眼,今晚,看来,濮阳澈又要彻夜不眠了吧、、、
濮阳澈坐在椅子上,紧紧的盯着眼前的天乾地图,望京位于天乾的中心,漠北位于天乾的北方,刃东位于望京的东方,陵南位于望京的南方,遥西位于望京的西方,而蛮荒则是位于望京的西南方,与遥西、陵南想毗邻。
看了许久,濮阳澈嘴上浮上一抹笑,在陵南、遥西四个字上上划了个勾,在刃东两字上思索良久,最后划了个问号,在漠北两字上则是毫不犹豫的用红笔划了个叉,那个叉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触目惊心。
第二天上朝,繁文缛节过后,濮阳澈开口道:“如今漠北和蛮荒相继叛变,军需所需甚多,再加上,朕初登宝座,体恤百姓,下令削减赋税,如今天乾国库空虚,赋税又不足,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满堂大臣窃窃私语,一名大臣道:“依臣之见,漠北和蛮荒之战仍需耗时数月,所需甚大,照此下去,必定难以支撑着庞大的开支,且战争之事关乎我天乾的存亡,轻易马虎不得,因此,陛下不管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国库都只是望梅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濮阳澈知道这是文学大学士李辅,为人最是刚正不阿,于是笑道:“那依李学士高见,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辅躬身道:“微臣以为,可有两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第一,那便是从陛下做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陛下带头节约,那举国上下必定效仿陛下,厉行节约,这样就可省出一大笔费用。”
濮阳澈点点头道:“朕也是如此认为,已经裁减了后宫的各项用度,那第二个办法呢?”
李辅道:“第二个办法就是陛下不如就恢复赋税,从根本上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毕竟,赋税才是国家财政的根本来源。”
☆、正文第一百三十三章唇枪舌战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大家都静悄悄的,因为李辅的意思就是让濮阳澈收回刚登基时所承诺的减轻天下赋税一年,这件事原是利民的好事,濮阳澈登基的时候,漠北和蛮荒都已反叛,但濮阳澈依旧许下如此诺言,为的就是表明自己的决心,一年之内,必定平定叛乱,濮阳澈登基有半年多了,再有半年就这个承诺就可兑现了,但是蛮荒和漠北久未攻克,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朝堂上寂静无声,李辅再次开口道:“还请陛下三思!”
濮阳澈笑了笑,但那笑怎么看都是僵硬的,道:“李学士所言甚是,但是、、、、”濮阳澈扫视满堂大臣,看看是否会有大臣站出来替他解围,但是每位大臣一接触到濮阳澈的目光都赶忙低下头,濮阳澈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看来自己把这些大臣得罪了个遍,只是,自己即将说的话又将引起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吧,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是满堂反对,自己也要将这个计策实施到底!
这么想着,一位大臣站出来开口道:“依臣之见,李学士提的两个方法都很好,但是李学士忘了一件事情。”声音不大,但是满堂大臣都怪异的看着说话的人,因为李辅是濮阳涧在位时就担任大学士的了,可谓是德高望重,平日里大家都唯李辅马首是瞻,就连上次绝食以斩司寇尊的主意就是李辅带头发起的。
濮阳澈大喜,他平时就不喜李辅以元老的身份阻挠自己实施一些列政策,经常让自己下不了台阶。且他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李辅带头上书不能立司寇骆花为后,还暗地里称司寇骆花为‘妖女’!但是李辅德高望重,在朝中极有威望,且对天乾忠心耿耿,濮阳澈虽然是对其礼让相加,但是内心却是极为恼怒李辅,如今见到有人敢冲撞李辅,不由得大喜。当下打定主意,不管这人说得好不好,自己都要维护这人。
濮阳澈剧目望去,就见到一名中年男子,其貌不扬,身上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给人一种木讷的感觉。濮阳澈极力回想,但是想不起这人是谁,不由得咳嗽了一声。
那人似是看出濮阳澈不知道自己是谁,当即说道:“在下翰林院院士郭涛!”李辅不由得冷哼一声,嘲弄的看着郭涛,极是不屑。
濮阳澈笑道:“郭爱卿有何高见,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