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个份上,联盟应该已经达成。然而孙权依然按兵不动,因为他在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孙权等待的是周瑜。27
周瑜是鲁肃建议从前方召回的。他提出这个建议,当然有深刻的原因,也有充足的理由。
与孙策同年的周瑜,是跟孙策一起长大,后来也亲如兄弟的战友,江东基业就是他们共同打下来的。他们还分别娶了闻名遐迩的美女大乔和小乔,成为战场和情场同时得意的少年英雄,时年二十四岁,人称孙郎和周郎。
孙策去世后,又是周瑜率先支持孙权,跟张昭一起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当时孙权的正式官职只是将军,周瑜却对孙权执臣子礼。他还对鲁肃说,孙权是一定能够成就帝业的,鲁肃这才投奔了孙权。28
周瑜,是孙权的诸葛亮。
实际上周瑜对战局的判断也跟诸葛亮完全一致,他甚至还指出了曹操这次出征的四大弊端:本土不安,后患未除,贸然南下,此其一;放弃鞍马,使用舰船,舍长就短,此其二;寒冬腊月,马无草料,给养不足,此其三;劳师远征,水土不服,必生疾病,此其四。
周瑜说:这四条都是兵家大忌,曹操却一条不落。如此利令智昏,简直就是自己前来送死,岂有我们反倒投降之理?我看活捉此贼,就在今日!
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粉碎。
鲁肃算清了政治账,诸葛亮算清了联盟账,周瑜算清了军事账,孙权心里笃定,这才亮出底牌:老贼早就想废汉自立,只不过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如今群雄已灭,唯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为了宣示决心,孙权拔刀砍断案角喝道:再有胆敢主张投降曹操的,下场就跟这书案一样!29
也就在这天晚上,周瑜和孙权有一次单独谈话。孙权摸着周瑜的背,叫着他的字说:公瑾呀,你是上天派来帮助我的啊!我已经选好了三万精兵,舰船、粮草和武器也都准备完毕。请公瑾和子敬(鲁肃)、程公(程普)先行一步,我在后方尽力支援。如果战事不利,公瑾就回来,本将军亲自与他曹孟德决一死战。
看来,孙权早就做好了参战的准备。
实际上,联刘抗曹原本就是孙权的打算。只不过,他必须得到刘备方面的保证,必须由将来实际作战的周瑜和鲁肃提出主张,还想借此机会考察一下集团成员的忠诚程度,这才装作没有主见,迟迟不肯表态。
孙权绝非等闲人物。
但不管怎么说,吴军总算出发了。他们以周瑜和程普为正副总指挥(左右督),鲁肃为参谋长(赞军校尉),驾着战船鼓起风帆,浩浩荡荡开往樊口。
天天派人守在码头的刘备终于盼来了救兵。为了表示诚意,刘备只身一人乘船去见周瑜。两人见面自有一番寒暄慰问,但刘备最关心的还是军情。
刘备说:孙将军决心对抗曹公,可谓深谋远虑,却不知贵军战卒有几何?
周瑜说:三万。
刘备说:恨少!
周瑜却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地说:三万人足够!请刘豫州放宽心思看我破敌吧!
赤壁之战
周瑜的话没有错,赤壁之战以曹操大败而告终。
赤壁之战是划时代的:此前则群雄逐鹿,此后则天下三分。然而战争本身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和胜败原因,历史学家都有不同意见,堪称众说纷纭。30
但陈寿《三国志》所言,应该大体不差。31
第1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