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记同人)不如怜取眼前人作者:小巫
第14章
吕洞宾不语,只是转身看着远处金陵至高的文笔楼,眼里带着对过去的怀念,还有那年少时的轻狂。何仙姑见他这样不觉摇头笑笑,伸手去拉他:“走吧,知道你又技痒了!”
吕洞宾拿着折扇打打自己头说:“知我者,莫若仙姑也。”说罢,两人便向文笔楼而去。文笔楼共有十层,寓意为十全十美。据说此楼是金陵富商捐资所建,为的是希望金陵才子可以登高楼,肆意抒发诗怀情丝,誓与天公试比高。
文笔楼门前放着一张长方形的紫衫木案桌,红色的锦缎做衬,上面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一本厚厚的鎏金册,每一页都是上好的宣纸。每个要进楼的人都需要在金册上留下一首自己的诗作,或者龙飞凤舞展示自己的书法,然后落款留下自己的名号。
虽说没有规定,需要什么水平或者什么地位的人才可以在上面留下墨宝,但是,若非是京城里的名家,被人们公认的才子才女,谁也不敢随便在这本满是名家墨宝的金册上挥笔。当然,也不乏像吕洞宾这样,满腹才华,不为众人所知,却故意要来挑战,一震自己声名的才子文人。
吕洞宾与何仙姑来到文笔楼前,只见他将折扇别到脑后衣领里,左手挽起长袖,右手取笔,点墨,挥毫,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众人看他的姿势潇洒,气势如虹,不觉都上前观望他在金册上写些什么,但见那白色宣纸上墨迹还未干,字迹刚劲有力,洋洋洒洒写着十四个字“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落款是吕纯阳。
众人不禁纷纷赞道“好诗!”“好潇洒的意境,堪比太白。”“好字!”站在一旁的何仙姑微笑:“好诗,不过似乎还差两句。”说着,仙姑拿起另一只笔,接着吕洞宾的诗后写到:“坐听明通无弦曲,自性逍遥谁得知。”落款是何素女。
“妙!真妙!”周围的人再一次大声感叹,何仙姑的娟娟小隶纤柔细腻,却又不失苍劲,字里行间的洒脱亦不逊于吕洞宾。两人的诗句结合得天衣无缝,气质亦相比肩,正是浑然天成的一对。
守在门前的掌柜一见两人的诗,立即上前迎接两人:“两位才华横溢,郎才女貌,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今日有幸遇见二位,正是三生之缘。二位客官快请进。”说着,便引着两人进入文笔楼。
楼内布置精美,四周悬挂着各色名家的诗词字画,台上雅乐声声,周围的人或坐饮高谈,或品评四周的佳作。酒香、花香、乐声、诗语,好不风雅。吕洞宾心中一震,一时诗兴大发,也想要踏上高楼去,一览众山小。
文笔楼里根据才华的高低决定你可以踏上那一层楼,而随着楼层越高,楼外所见风景越好,楼内的布置也越好精美,甚至连店家为你准备的茶点酒菜也越发名贵。至于那些能够登上最顶层,俯览皇城夜景,作诗作画赞颂牛郎织女的,便都是举世闻名的大家。
吕何二人一入楼,便被掌柜领上三楼的雅间,这在文笔楼内,已属罕见。掌柜吩咐完小二上茶点后,便恭谨的退出了雅间,留吕何二人在里面。吕洞宾看掌柜离开,站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华灯铺满大道两边,五光十色:“景色确实不错,不过,要是能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金陵全景就好了。”
何仙姑坐在桌前自己倒了一杯茶饮下,听到这话不禁莞尔:“我刚才听外面的人说,想要登上更高的楼层,需要去挑战六艺,如果能够得到众人的认可,便可以更上一层楼。”吕洞宾一听,显得格外有兴趣,跃跃欲试的样子像极了曾经年少轻狂的吕纯阳。何仙姑饮下杯里的茶,笑道:“那就走吧。”
文笔楼一楼和五楼都有搭建好的台子,一楼到四楼之间是中空设计,坐在四楼也可以欣赏到一楼台子上的表演,而四楼则被封顶,无法看到更上面的光景。五楼到九楼又是中空设计,五楼的台子比一楼的要小,也没有什么表演。但是各个包厢里还是会穿出丝竹管乐之声,原来五楼之上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名家,他们的演奏乃是难得闻的雅乐,自然不是一楼的表演可以比拟的,因此采取这样的设计,来让他们的音乐不被打扰。最后的一层,也就是顶楼十楼,则是单独隔开的,上面的名家在做什么,不登上楼去,是欣赏不到的。
至于那个台子,便是用来挑战的,凡事五楼以下的客人,若想登上更高的楼层,便要在这里迎接店家准备的挑战,展示自己的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如果能够得到众人的认可,便可以居于高楼。这是文人雅士的比试,也是他们证明自己实力的方式。
吕洞宾此时便是站在那高台上,等待着站在自己对面的掌柜给自己出题,文笔楼的挑战题目,都出自名家之手,自然非同一般。许多人都围在楼廊边,看着这个白衣人,等待着他显示出他的实力……
诗词赋,吕洞宾都一一过关,这时两个小童抱着一把古琴和紫木琴架走上台来,小童将古琴和琴架放好在吕洞宾面前,一切准备好后,他们向吕洞宾行了一个礼,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吕洞宾一合折扇,在琴凳上坐下来,修长的手指拂过琴弦,吕洞宾闭眼倾听琴弦发出的回声,微微点头,嘴角含着微笑:“好琴。”
遥望站在台边看着他的何仙姑,一身粉衣翩然若飞,吕洞宾不觉回忆起百年前在天地之极的情景。冰封的天地,没有日月的光华,唯有远处永劫的地火勾亮苍穹。荒凉的极地没有白花,只能够遥望见天空里一闪而过的极光与星辰。在那里没有时间的概念,一切皆为永恒,那是荒凉残忍到三界里没人任何人想去的地方,可她却愿意为了救他,和他一同在那里面对生命的无极。
又想起那袅袅的琴声,远方还有韩湘子在天庭奏响的笛音。吕洞宾合起双眼,左手轻轻按下琴弦,右手划过七弦,琴声如山间清泉缓缓流来,流进人心最深处,一点点的漫过,让人如饮甘露。
还是那天地之极里的琴音,那时的对话随着铮铮琴声萦绕于耳畔—:
“何仙姑是否喜欢吕洞宾?”
“那吕洞宾又是否喜欢过何仙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