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曹公之意,圆红楼之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2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闻听此言,凤姐眼前一黑,昏了过去。平儿忙又是锤胸,又是喂水,过了片刻的功夫,凤姐微微睁开了眼,看了看平儿,又闭上了眼睛,眼角滑出两行清泪。平儿知道凤姐伤心,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扶了凤姐半做起来,让她躺在自己的怀里,轻轻的给凤姐擦去眼角的泪。

平儿和凤姐一样,是不识字的,所以平儿拿起信来,也是不认识的,丫鬟婆子中也没有认识字的,所以那封休书就扔在那里,也没人去理它。凤姐这个时候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饭基本是吃不下的,平儿把饭泡在开水里,泡软了,一勺一勺的给凤姐喂了下去,就这样凤姐能些许的进些食,但还是很少。就这几日的功夫,凤姐就瘦的皮包骨了。

男眷那面又有人偷偷的带了口信过来,这个捎口信的人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小红。小红如何能从男眷那里带得口信过来呢?原来,在凤姐闻听元春的梦之后,心下就不曾踏实过。本身小红就是个伶俐的女孩子,恰好贾芸私下央着凤姐要讨了小红去。凤姐也探了小红的口信,既然二人都有此心,自己也乐得做个顺遂推舟的事情,就这样去了小红的奴籍,让贾芸带了出去。这抄家本来就是荣宁二府,贾芸乃贾代儒的后代,自然不在这抄家之列的。不过贾芸念及宝玉的好,小红念及凤姐去了自己奴籍的恩情,所以二人偷偷的买通了看门的官兵,寻了个牢内跑腿的活——送饭,端水等杂事。就这样,小红偷偷的把贾芸从男眷带来的消息告诉凤姐和平儿。

这次小红又带来什么消息呢?原来啊,贾琏那面正为休书的事情后悔不已。其实那封休书不是他写的,那是他的父亲—贾赦写的,为的是能够让他们父子推卸掉责任,这样企望着能少些牢狱之灾。贾琏虽是百般不肯,但是架不住老父亲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样子,所以只好在那封休书上按了自己的手印。但心下惦记着凤姐,私下告诉贾芸,待出了牢狱,他还会再把凤姐娶了回来。

此时的凤姐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在得到那封休书后,凤姐整个人都垮掉了。平儿知道平日里除了老祖宗宠着凤姐,贾琏虽然时不时的跑出去找些女人,但心里一直是把凤姐当做宝贝似的宠着、哄着的,只是平时凤姐太招张扬,眼里容不得沙子,心里容不得人,所以才惹得贾琏时常出去找些乐子。但休书之事,平儿万万不相信那是贾琏的作为,但又不得不相信。不过平儿知道,这一生中,能够击垮凤姐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个是事关巧姐的安危,另一件就是这休书一事。所以此刻的平儿心下对贾琏的怨恨绝不是一分两分。

待小红把贾琏的话带到,平儿相信这才是贾琏的真心话。可此时的凤姐已经昏迷不醒了,竟然已经滴水不进了。平儿伏在凤姐的耳边哭着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奶奶,二爷说了,那封休书是老爷写的,是老爷以死相逼着二爷按的手印。二爷说了,出了牢,再娶你回去。”

凤姐仍是一动不动,没有声息。平儿哭着,不停的说着:“二爷说了,那封休书不是真的,二爷说了,……”

众人无不落泪。小红突然看到凤姐的嘴动了动,忙到:“奶奶,你要说什么?”——

平儿忙扶着凤姐直了直身子,凤姐居然微微睁开了眼睛,冲着平儿微微了笑了一下,道:“那封休书是假的。”话未说完,头突然向后一仰,竟没了气息。平儿、小红都痛哭不已。

看门的官兵闻听牢内哭声,嘴里嘀咕道:“真丧气,又死了一个。”说罢,走了过来,俯身把手放到凤姐的口鼻间,道:“都没气了,放在这里做什么,抬出去吧。”然后叫了两个官兵拿了一副草席过来,顾不得平儿等的痛哭,卷了凤姐,往牢外抬去。毕竟这牢内死的也不是一个人了,而且近日牢内因风寒死的人怕传染,所以只要有人咽气,马上抬了出去,乱坟岗卖掉。

话说刘姥姥带着巧姐和板儿来到大牢门口,可是看门的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进去,刘姥姥他们正苦苦的央求着看门的官兵。突然见牢狱的大门开了,两个官兵抬着一副草席出了来,里面是几个女子的哭声,“二奶奶,二奶奶”。

巧姐闻听此声不觉心里一抖,这声音怎么好似平儿的声音,难道,难道是?不能,不能,绝不是自己的母亲,草席下的绝不是自己的母亲。

巧姐正这么犹豫间,两个官兵已经将草席抬了出来,后面跟出来的人不是小红姐姐吗?她还陪着自己玩过呢。只见小红哭着:“二奶奶,二奶奶”

霎时,巧姐整个人都呆来,片刻之后,直奔那两个官兵而去,刘姥姥想拉已经拉不住了。巧姐不知道哪来的力气,跑到那两个官兵面前,竟然一把推开了其中的一个官兵,两个官兵未曾料到会有人推他们,所以也愣了一下。趁着这一愣,巧姐已经打开了草席。草席上的人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面如土色,紧闭着双眼,可那是自己的母亲。

“娘,我是巧姐啊,我是巧姐啊,你说话啊”

这个时侯,那两个官兵不干了,伸手就去拉巧姐。这时板儿已经过来了,一把挡住了那个官兵。刘姥姥也已经跟了过了,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了银子,塞到两个官兵手里,那两个官兵也就不再多管,只是催着让他们快点,他们还要往乱坟岗去呢。

刘姥姥毕竟是过来之人,听到巧姐一声一声的呼唤母亲,凤姐分明嘴角动了一下,刘姥姥偷着摸了摸凤姐的脉搏,发现居然还有一丝脉。这时候刘姥姥给巧姐使了个颜色,巧姐虽然不太明白,但是这几日来,她确实很相信和依赖这个庄户人家的老人,所以也不多言语。

刘姥姥对这两个官兵说:“官爷,你们抬走吧。”

这两个官兵卷了草席,径直奔乱坟岗而去。刘姥姥领着巧姐和板儿一直跟着,两个官兵因为收了刘姥姥的银子,所以也不多说什么,任由他们跟着。到了无人的地方,刘姥姥又拿出了些银子,塞给那两个官兵道:“官爷,这点银子留着给你们买酒喝。”

“老太太,你有什么事情啊”收了银子,自然说话的口气不一样,一个官兵问道。

“我看着官爷也挺累的,而我们公子(巧姐穿的男装),想把这位奶奶自己抬回去葬了,尽尽孝心,也省了官爷劳累。”刘姥姥哀求道。

这两个官兵其实就是要把尸体抬到乱坟岗一扔就算了,既然有人要中途抬走,而且收了人家银子,所以也乐得送个人情,所以也就把草席留了下来,嘱咐快些抬走,别让人看到,然后就回去了。

刘姥姥忙让板儿把凤姐抬到树下,拿来路上带的水给凤姐灌了下去,凤姐居然嘴角动了动,水竟然进去了一些,当然也顺着嘴角淌出来一些。

刘姥姥不敢耽搁,忙让板儿雇了车,一行人急忙赶回了村子。

回到了家里,刘姥姥找来村子里的郎中,郎中看了说,“没多少日子了,摸着脉象已经乱了,但是此人恐有什么心愿没了,竟然能坚持着不肯离去。我给你们一副汤药,不能起死回生,只能算是让她回光返照吧,她醒来,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快说吧。”

第22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