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误栖梧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1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误栖梧桐作者:蝴蝶seba

第21章

把情报终于比对理顺了,发现,居然就没个人知道鹂妃有孕。因为鹂妃她根本不害喜啊喂!结果这个捅破天的瞒天过海计,居然就这么安静,算起来只有她和丰帝外带四个暗卫知情。

那四个暗卫倒是自请边关敢死营,丰帝非常大气的一摆手,朕用人不疑。依旧安排他们贴身护卫。

然后慕容鹓忿忿的又暗骂了一声装兔子的死狐狸。

这种事情,就算暗卫跑出去宣传…十个有九个当他是疯子,剩下的一个立刻报官了。升斗小民有绿帽疑云都可能血溅五步,皇帝怎么可能欢天喜地的接受这件事情?

用膝盖想也知道不可能!!

但她夫君这种奇葩的思维,连大宇宙意志都无法理解,愚蠢的凡人怎么能够洞察?打LOL都没人带洞察了!

情报往来拖太久,鹂妃开始显怀了。然后普天同庆薄海欢腾,差点儿灭门的慕容皇室添丁进口,大大的好事哪!

慕容鹓安慰自己,这时候灌药太晚了,鹂妃还是燕蛮和平象征,不能有失呢。一点都不肯承认事实上她偷偷松了一口大气。

有抱负有理想的好青年丰帝欢脱的拖着偶尔(?)故障的病体去为国家大事舍生忘死,探望鹂妃的重责大任就颠到皇后的肩膀上。

鹂妃倒是很开心,她的燕语不是很好,也就帝后这对聪明到不正常的人类才能交流。明显的,鹂妃比较喜欢慕容鹓,还表示过皇后很像她家老公,甚至批评好心的皇帝其实当皇后比较合适…各种方面。

虽然去探视心情都很复杂,沟通也没有什么障碍。但是睹慕容鹓思死去老公的鹂妃,常常说着说着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即使关起门来说话,宫女太监总是亲眼看见皇后弄哭新宠鹂妃。

各方纷纷脑补,补得比宫心计还凶残万倍。

慕容鹓知道的时候,为时已晚。正要发脾气设法辟谣…时不我予。天气太热,丰帝因为暑气勾起心疾,病倒了。所谓祸不单行,五朝元老卢宰相,吐血躺平了。

事实上,卢宰相只是拉了太多年的犁折磨出胃溃疡了。但是吐血看起来太可怕,而且人家年纪已然六十…在平均寿命四五十的时代,已经是号称活过一甲子的老翁了,跟他同龄的先帝,已经在去年心肌梗塞驾鹤西归了。

后宫的谣言滚去死吧!谁还管你们宫斗不宫斗,有那工夫我还不如来补船啊!

民以食为天,南方,夏旱。

在皇帝和首宰一起躺下的时候,皇后娘娘铁青着脸上朝,文武百官从鹌鹑进化为瑟缩的鹌鹑。

御史们心底很复杂,藏在袖子里的奏折攒了又攒,还是闭嘴没抽出来劝谏了。

马的能当家的都躺了啊!现在讲什么后宫不干政…你来?

慕容鹓想起督军路上,有小老百姓诚惶诚恐的献饭食,吞都吞不下去,差点把喉咙割伤的饭,却是他们仅剩的粮食。好像叫做…林邑稻(注)?

征求天下高产粮种。慕容鹓拍板,赈济由户部拟定个章程给本宫。但是永远救急不救穷。本宫以所有嫁妆田产所出悬赏,求不畏涝旱高产如林邑稻者,播种后如本宫所求,不吝金银官爵!

嗯,终于给百官发挥空间,可惜面对一个逻辑太健全发达的皇后,这个千金买粮种的廷议,成为慕容后在政治上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什么都是虚的,先让百姓能吃饱肚子,才是实在的。吃饱了就不容易造反,只要百姓安定才有改革的时间和空间,所有的一切莫不由此肇基。

林邑稻真他马的难吃,嗓子细一点的人都吞不下去,种植的人很少,大半都是拿来当猪食。但是种植期很短,南方两个多月能收获,北方一百多天也能收获了,只是怕霜雪而已。但是产量极大,而且不怕地薄、不怕旱,略能抗涝。

献林邑稻种的人忐忑的上京敬献,结果皇后亲自率百官出迎,因为已经有大规模种植并且由御史核实,赏赐以千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