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番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0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朝臣们:……

大家都是文人,自然分得清光幕里那两人说的【人才】、【惊喜】是什么含义,但奇怪的是,听这两人的语气,好像并不对南怀瑾有多么排斥?

这就有点好笑了,难不成他们刚刚亲眼所见,南怀瑾不是在威逼圣上,而是在交流感情不成?

那这两人一口一个不能惹南怀瑾,也不是因为南怀瑾大权在握,而是因为皇帝宠信?

<p class="text-danger text-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div class="kongwen"></div><div class="readmiddle"></div>

瞎话也不能这么编。

正想着,光幕上也恰好聊到这件事。

*

年轻人道:“怪不得父亲总说让我对两位丞相尊敬些,陛下果真极宠信右相大人。”

两位中年人以一种难以言喻的目光看了他一眼,摇头叹息:“年轻,太年轻了。”

年轻人:???

难道不是吗?

“这才算什么?两位丞相近些年已经收敛许多了,要是先帝在时,你看哪有人敢说两位大人一句不是?”

两个中年人一起唏嘘,沈明欢当年待南怀瑾和谢知非的好,真是让人看着都嫉妒。

年轻人好奇问:“先帝也很宠信两位丞相么?”

他的父亲告诉他:“那不是宠信,那叫信重。为父至今都想不通,虽然两位丞相大人有王佐之才,但当初先帝怎么就能那么放心,连政权都敢托付?”

他的好友笑道:“因为那是先帝啊,凭先帝的本事,有什么是不敢的。”

他们的语气,是全然的崇敬与怀念。

“儿啊,得亏你是我儿子,要不然这件事我都不能告诉你。”

中年人神神秘秘:“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

年轻人老实回答:“陈伯伯说过,自九州一统,大雍建国以来,十年而天下治。如今四海升平,物阜民丰,这其中……当今陛下没什么功劳。”

“咳咳咳。”中年人差点被他吓死:“这话可别到外面说。”

旁边的好友老脸一红:“晖儿,陈伯伯的话,你也不用每句都学。”

年轻人点头:“我知道的,我对着父亲和陈伯伯才直说。”

中年人像做贼一般四处张望,而后压低声音:“你陈伯伯说的也对,但是陛下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有野心,且听话。”

他说的很真诚,但是对于帝王来说,这样子的形容可算不上夸赞。

“当初先帝选中当今陛下为储君,还专门让陛下拜两位丞相为师,要敬茶的那种。不仅如此,四大军营的军权,先帝也给了两位丞相,当众说如果他们不满意当今陛下,大可以再换一个。”

“你问为父先帝待两位丞相有多信重,从此事便可窥见。先帝在位时,没人敢给丞相气受,先帝走后,怕丞相受委屈,专程为他们筹谋了不少后手。”

年轻人听得心驰神往,恨不得以身代之。

两人笑他:“羡慕了?吃醋了?忍着吧。先帝不到两年统一九州,神文圣武,当初不知多少贤才千里迢迢来投,甘愿为他驱使,你如今的本事还排不上号。”

他们说着便惆怅了起来,那陈姓官员道:“晖儿,你可知为何我会说当今陛下没有功劳?便是因为先帝啊。”

“他的遗辉光耀千古,绵泽万代,我们如今,不过是沿着先帝二十年前就定下的道路前行。”

“我知道你从小读书,应当学过许多赞颂先帝的诗文,可那些文章,写不出先帝风采之万一。可惜我亦才浅,没法与你讲述。”

“能与先帝做一日君臣,此生都无憾。”

*

九州统一了?只用了不到两年?十年而天下治?

朝臣们被一个又一个惊喜砸得发懵,他们倒吸一口凉气,恨不得钻进光幕看看那位先帝究竟是谁。

究竟是什么样

</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