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界作者:bbfbbf
第13章
不在?柳无时没来由地一阵心慌。唐启元开了门问清楚事情。就见这丫环面露忧色道:“奴婢想看看沙道长是否起来了,却见门开着,里面不见人,而且屋里还……干净得跟没睡过人一样……奴婢不放心,去问了问管门的,他们说没见道长离开过……找人四处寻了一下,也不见影儿,所以……”
柳无时听了一半也没听进去后面的,只知道那道士好像不在了。当下就什么也没管地跑去了隔壁。
还是那张床,只是干净得什么也没了,床板有些陈旧,却是一尘不染。本来就是间临时的厢房,除了那张靠窗的漆色桌子,和上面的烛台,茶壶茶杯外,便不见任何它物。此时的房中,已经亮敞了许多,却也空旷失落了许多。
身后的唐启元眼神示意了一下,那丫环便下去了。“走得还真是干净呢,竟然连床铺都不见影了。”唐启元虽然是笑语,其实也是在提醒柳无时。
“为何是走了,不是说管门的没见他离开吗?”柳无时有些不置信地反驳。
“都这样子了,至少我是觉得已经走了。”
唐启元并不怀疑自己的感觉,然而他的说法,却让柳无时抗拒,甚至还有种心空了的感受,就像所有失意人一样,柳无时也不可避免地开始回忆过往种种,最后却发现,似乎每一次好像都是道士自己找上门来的。
“你说,他会不会再来找我?”柳无时抱了点期待。
“你为何不去找他?”唐启元走到桌前开始倒水喝。
“……我……不知道他在哪……”
看着柳无时像是掉了什么东西的模样,唐启元相当有兴致地问道:“贤弟啊,今日为兄打算去和前阵子的那帮贼人会会,不知你是否有兴趣一道去?”
嗡!“麻烦少爷我正在感伤呢,你唐大人能不能一步步说话来着?不要跳得这么快。”被这么一搞,柳无时这会儿那难受味基本是去一半了。
“为兄这不是开解你嘛,不过你要去也可以,你会骑马不?不会的话就不要去了。”唐启元唐大人,纯粹是刺激人的主,只是他也有算不到的时候。为啥啊?他本来没打算让柳无时一道去的,谁想柳少爷偏偏就是会骑马啊,这会让他这么一说,柳无时当然是死也要跟过去瞧瞧了。
唐启元看事已定局,到也没再反对柳无时:“也好,反正贤弟应该是个要当官的人,去见识一下对日后有用呢。”
谈妥之后,柳无时的心思便放在了抓贼之事上了,虽然他只是跟去看看,但有个用处也说不定呢。柳少爷心情激昂,唐启元自然没打击他,因为他这会儿正忙着准备出发,一旦涉及到正事,原来那玩笑心当然也得收起来了。毕竟今日之事好歹是他亲手策划的,办好了就是一功,办不好嘛,下次再策划好了。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唐启元骑的还是那匹神骏的枣红战马,不但个头大柳无时坐骑一截,连性子都带上了马眼看人低样,鼻息哼哼,马蹄踏踏,硬是用气势把周围的同行们逼得不敢出头。真的是什么样的马什么样的主人,就见那唐启元整个人已不是平常模样,威风凛凛中甚至还有点趾高气扬,身穿铁鳞绵甲,腰佩一柄长剑,肩挽一壶箭矢,背挂一张巨弓。
柳无时见他那弓足有六尺之长,只能斜背着,弓身漆黑雕花,必不是一般凡弓,就想起初见时差点要了他命的那一箭,想来就是这张弓射出来的。上次柳无时没问清楚,这回没了顾虑便催马向前跑上几步,好奇道:“你这弓不一般啊,难怪上次那箭很是凌厉。”
唐启元一听难得露出自豪神色,却又相当谦虚地笑道:“此弓名‘煞月’,据闻造此弓者,可是引‘黑云遮新月,惊煞万众绝’之意,雕铸弓身,绷定弓弦,一般需三人才能拉开此弓,就连为兄也是练了有些岁月,才渐渐习惯其霸道之力。不过若说上次那箭,其实还是巧合居多。当时我因初次临命,情绪亢奋,正好还带了支‘穿云箭’于身上,且一路疾驰,心动之间便有了那次动作,想那‘穿云箭’轻灵又具贯穿之效,若借奔马之势必能于八百步内穿杨,谁想那人竟是个人物,一刀便将那箭斩断,害得我又丟箭又丟人,实在可气!”
“世兄这会到是挺坦嘛,可是有主意了?”柳无时突然礼貌了起来,很想知道唐启元是不是有什么打算了。
呵呵!唐启元无害地对柳无时灿烂一笑,问道:“贤弟真是聪明啊,想知道不?”
不想……柳无时也同样灿烂回眸道:“好戏总是在后头嘛,小弟我还是不打扰世兄的雅兴了。”
柳无时说着,便放慢了速度落在了一队人后面,不再和唐启元并进了,当然,他这也是为胯下的坐骑考虑。毕竟唐启元的马脾气傲得很,根本就不容许有别的马跑在自己前头,就刚才并行了那么一段路,自己的马就被威压得不好控制了。
唐启元耀眼无比地领队在前,身后的队伍个个是骑马佩刀,俨然成了一骑兵队了。柳无时看着那阵势不自觉得怀疑是不是要去打仗啊,怎么捉个贼都这么劳师动众的。不过当他想到上次的情况后,也就有些理解了,显然那伙人不一般呢,虽然只有二十来人,但个个都有马骑就已经不比普通强盗了。
秦阳山并不是只有一座山,而是群山连绵,山势虽不高却地域广泛。从淮阳到京城的那条官道,便是铺修在这一带的丘陵之间。大约三年前,这条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批专抢富商和官家财物的强盗,且胆大得经常一出动便是作案多起,这伙人隐迹于秦阳山茂密的山林间,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就连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
起先这事是由淮阳城管的,可淮阳的太守们又查又抓两年了,除了知道些大致情况外,硬是只抓到五人,就连那抓到的五人里,也没有能拱出太多情报的。就这样,朝廷见这事一直没多少进展,连撤了十四任太守,最后还是决定由京城官员主事,淮阳协助,这才有了点起色。之于现在官府手上究竟掌握了多少东西,这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了。唐启元这次动作这么大,恐怕是准备了有些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