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5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调查过程中,有少数女性承认曾有过把性作为手段的经历,一位离婚的女性说:&qut;你不知道离婚独居的女人有多难,你有时总要求人办点什么事,找工作啦,办个事啦,他们都会提这种要求。那些男人帮你一些忙,像换个煤气罐啦,搭个顺车啦,就让你用这种方式做交换。掐一把捏一把什么的也是常有的事,我很讨厌他们。像这种人,我就一心想让他办完事快走,人格上感到受侮辱,好像有(禁止)的感觉。我和这样的人做那事时一点也不想时间长,就想着快点快点。&qut;

这位离婚女性还说:&qut;性确实是人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有时会感到心情暴躁,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常有些男人来找我,有时我就解决一下,过后有吃了一丸药的感觉。但是,真正的愉快来自真正的生理心理上的和谐。不但要有物质条件,还要有道德;不是交换什么;不是低级趣味的满足。我觉得,一个中国女人要想得到这种和谐,很难很难。&qut;

在感情与性的关系方面,女性与男性相比似乎更看重感情。

这是人们一般的印象,也是我从调查中得到的印象。我想如果这是事实,肯定与中国社会(其他许多社会中也是这样)的男女道德双重标准有关。似乎只有男人才可以有与感情无关的甚至是同陌生人的性行为,如果女人做同样的事就很下贱。这种观点走到极端就使一些女性可以接受只有感情没有性的两性关系,她们还是&qut;好女人&qut;;而在另一个极端,则有些女性可以接受只有性没有感情的两性关系,可是她们就会成为一般人心中的&qut;坏女人&qut;。

在感情与性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于是就有了三种立场:第一种是感情与性共存的立场;第二种是有情无性的立场;第三种是有性无情的立常罗素就主张感情与性的和谐共存。他曾这样谈论过有爱的性行为与单纯的性行为中间的区别的:&qut;爱情使我们整个的生命更新,正如大旱之后的甘霖对于植物一样。没有爱的性行为,却全无这等力量。一刹欢娱过后,剩下的是疲倦,厌恶,以及生命空虚之感。爱是自然生活之一部,没有爱的性行为可不是的。&qut;

(罗素,孙珉编,第85页)

比较激进的有情无性的立场甚至会认为情与性是相互伤害、相互对立的。持这种立场的人们有两种相辅相成的征候,即适用于男性的&qut;圣母娼妓综合征&qut;和适用于女性的&qut;圣徒罪人综合征&qut;。前者是男人把妻子和情人视为圣母,纯洁无暇,不可用自己的性行为玷污她,而只能同娼妓或放荡的女人发生性行为;后者则是女人把丈夫和自己所爱的男人视为圣徒,不可玷污,只能同坏男人发生性行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持情与性不能兼容的观点。有古希腊雄辩家德莫斯特尼斯(Desthees)的话为证:&qut;我们拥有(禁止)为我们提供快乐,拥有侍妾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而我们的妻子则能够为我们生育合法的子嗣,并且料理家务。&qut;还有美国的斯托克哈姆(AlceStckhe)所说:任何一位要求两性结合的丈夫,除了获得子嗣之目的外,都是在使其妻子变成为私人娼妓。(转引自坦娜希尔,第106、382页)苏格拉底曾公开谴责(禁止)之爱;柏拉图也只赞赏心灵之爱,不赞赏(禁止)之爱。柏拉图曾说:&qut;任何一种快乐都不如(禁止)的爱来得更巨大、更强烈,但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缺乏理性了。&qut;(转引自凯查杜里安,第582页)日本一位影响极大的积极反对(禁止)之爱的思想家仓田百三则说:&qut;我坚信性交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相爱的人之间都是绝对的恶。我屡屡听到'不想进行没有爱的性交'这样的话。然而,即使有爱也不应该性交。......也许有人要说那样做将不能生儿育女,人类将要灭亡。

然而,即使人类灭亡,恶仍然是恶。其道理正如人如果不杀其它生物,人类就要灭亡,但杀生是恶一样。&qut;(转引自安田一郎,第4页)有人并不认为性就是恶,是与爱截然对立的,但仍认为,性与爱处于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中,性多了,爱就贬值;性欲被禁,爱情反而会增加。弗洛伊德就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qut;当我们毫无阻碍地便可获得性满足时,例如在古文明的衰落时期,爱便变得毫无价值,生命也呈现一片空虚。......事实上,基督教的禁欲趋势曾创造了爱的心灵价值。&qut;(转引自罗洛梅,第115页)这就是说,性的满足会损伤爱;而性的禁制才有利于爱的产生。罗洛梅也认为,心理及精神上的裸露所产生的亲切感,远比性交时肌肤相亲所产生的亲切感更能令人回味无穷。他抱怨现代人有性无爱的倾向: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希望拥有爱而避免肌肤上的交欢,而现代人则希冀肌肤上的交欢而避免陷入恋爱。(罗洛梅,第56、59页)与有情无性的主张相反,一位人类学家记录了某个原始部落文化中的有性无情的性观念:&qut;性活动实际上与情感不相干;它是一种快乐和娱乐的经历,而且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必不可少,它正如食物和水一样,谁给你的无所谓,只要你得到它就行,尽管你自然而然地感激给予你的那人。&qut;(转引自金赛,第186页)然而,除了少数这样的特例,无论古今中外,有性无情的立场总是得到负面的评价。只有在福柯这样不可以用常规衡量的人那里,这种立场才会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福柯那些著名的&qut;极限体验&qut;中,他曾盛赞过&qut;同一个陌生人性交&qut;的体验,他说:&qut;你在那里与人会面时,彼此都只是一具(禁止),一具供相互结合、产生快感的(禁止)。你不再被囚禁在你自己的面目、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身分里了。&qut;(转引自米勒,第451页)当然,这种观点即使在西方社会中也是惊世骇俗的。但福柯本就不是俗人。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对他的&qut;体验&qut;只能望洋兴叹。30感情与婚姻的关系

在感情与婚姻的关系上,女性大体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享受着有爱的婚姻,或决心要追求有爱的婚姻,否则宁肯不要婚姻;另一类则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接受了无爱的婚姻。

向往有爱的婚姻

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女儿因爱情嫁给了一位家在农村的青年,她说:&qut;我在选择对象的问题上没有一点世俗的痕迹。我虽然希望门第适当,但这不是必须的。我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出去(因婚姻关系出国),我都放弃了。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我绝不考虑。&qut;

一位同丈夫关系不好的女性说:&qut;人的一生中如果能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个天大的幸福。这种情况很少见。剩下的人就只好是共同生活。你喜欢的人,人家不一定喜欢你。

一辈子没碰上这样的人会感到很寂寞。除了那些有非凡创造力的人,比如说一个大音乐家。

人的一生缺了这个,对精神上是个重大的损失。所以我觉得只有一个小百分数的人会十分幸福,大多数不会幸福。事情不会那么巧的,你喜欢他,他也正好喜欢你。与其和不爱的人结婚,还不如单身。如果我还没有孩子,就可能选择独身生活。&qut;

&qut;如果人仅仅为了找个男人结婚那也容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好找。但那样太无聊,人还是要有感情。&qut;

从一位女性对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她对婚姻与感情关系的看法:&qut;我是个独生子女,除了父母就是他了。

相比之下,我觉得血缘关系更近,因为婚姻如果没了感情就什么都没有了。&qut;

一位因与丈夫无感情而离婚的女性说:&qut;我们不光在有形的事情上有差异,尤其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寂寞。我虽然没有遇到两心相印的爱情,但对爱情的看法很浪漫。我心中向往的爱情是罗米欧与朱丽叶、贾宝玉与林黛玉、安娜与沃伦斯基那样的爱情。在这种事上,我和丈夫就聊不到一起。&qut;

但是,也有人把爱情和婚姻对立起来,就像人们常说的,&qut;婚姻是爱情的坟墓&qut;,一位同许多人有过短暂性关系的知识女性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说:&qut;婚姻这种形式破坏感情和爱情。&qut;

另一位女性谈到,她的情人在感情与婚姻关系上的观点也是把二者分开的,但她对这种观点持批判态度:&qut;他是丧偶的人,我和他好了好几年,他觉得我是他认识的女孩里最有才气的一个。他从来不把爱情和婚姻放在一起。他把婚姻当作筹码,后来他和一个外国的女人结了婚。&qut;

因为尚未找到爱情,所以仍然独身

一些女性是因为追求爱情不果而独身的。对于性格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对爱情的追求尤其艰难,成功的希望尤其渺茫。一位参加单身者活动的女性这样说:&qut;单身俱乐部里有离婚的,也有未婚的。有人去那里目的性很强,到那儿就是为了这个,没有意思;一点儿没目的也不行。有的人表面上可以,深入一了解就不行了。我不能凑合,想凑合也凑合不了,不能容忍。社会上的人总觉得我们是挑来挑去挑花了眼,其实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要就是在一起损害对方,要就不在一起。我大学毕业时24岁,机会不少,可没碰上合适的。我觉得百分之八九十的家庭都是凑合的。我的素质使我不愿意与周围的想法同流合污。&qut;她还说:&qut;我也许一辈子独身;也许到老了找个老伴;也许40岁以后不管好不好随便凑合一个,那就是我对婚姻放弃希望的时候。&qut;

一位离婚后多年过单身生活的女性说:&qut;我不习惯介绍这种方式。我觉得两人感情非得到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才能结婚。我认为一定要谈恋爱才能结婚。爱情的梦没做成就不行。

有一次我这样和表哥说了,他大惑不解地看着我说:你都多大岁数了,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呀!&qut;

有的女性表示,完全不能接受没有感情的婚姻:&qut;有人给我介绍过一个日籍华人,那人太老,又是外国籍,我不愿意。正好我去日本访问,和他见了面,他对我特别好,可我一见面就没相中那个人。他一搂我我就一躲。请客吃饭时他给我夹菜,他筷子碰过的菜我都不想吃,我怎么和他作夫妻呀。他提出要把我和孩子都接去日本,我自己心里也使劲说服自己,那时我都老大不小的了,结婚机会少,社会上又是出国热,我拒绝了他,别人都不理解我。可我不爱他,怎么能和他作夫妻呢?&qut;

第25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