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世民张烈同人)济世安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2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世民张烈同人)济世安民作者:blalblyl

第22章

李靖笑道:“小弟不知道这段传说是否确实,不过人家都说关云长义薄云天,这件事做得对,但小弟却以为关羽这一件事错得太利害,万死不足以抵过。”

虬髯客道:“兄弟,没那么严重,最多他是违了军令把敌人放走了而已。”

李靖道:“就事论事罪过不轻,但是我们再往后看一下历史的延伸:曹操回到许昌后,重行整兵,恢复了势力,次第灭蜀灭吴。一统鼎立的局面,使天下归于曹魏。”

虬髯客道:“那是魏武帝时的事,是曹丕所为。”

李靖笑道:“不管是那一个,总是曹氏的势力一脉相传才得以至此;若是关羽在华容道一刀斩了曹操,则今日历史又将是另一个局面了。”

顿了一顿后,李靖又道:“大哥,小弟之所以要提出这一点来,正因为这可能会成为你的致命之伤。对正统的军官,大哥的实力不足;对江湖群雄,大哥的手下弟兄又有义气的顾忌,所以大哥此时若率先登高一呼,固然收先声夺人之利,但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虬髯客笑道:“其实为兄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暴露,而且又听了你对天下大事的实力分析,更不会轻举妄动,可是我要等什么时机呢?”

李靖道:“等别人先发动,等他们互相攻伐,打到精疲力尽之际,大哥出来正好,收渔人之利。”

虬髯客道:“但是也可能坐失良机,使得其中某一方日益壮大,终而尽并天下。”

李靖道:“是的。有此可能,但若真有那样一个人出来时,大哥也不必跟他去争了。”

虬髯客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人来,他苦笑一下,道:“为什么?难道为兄这片基业就拱手让人了。”

李靖见他神色略有些黯淡,双目望着远方,似有心事,咬咬牙道:“到那时,若那人心系百姓,天下归心,大哥又何苦再起纷争,再陷万民于无休止的战乱中呢?”

虬髯客猛然抬起头来,抓住李靖的手,道:“好兄弟,你的这番话让愚兄茅舍顿开!不错,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真正的王者志不在“取”,而在乎“治”,愚兄先天不足,即使逞一时之快,做了这华夏皇帝,然而却不能让天下大治,于万民又有何益?愚兄虽功利在握,以前却没有为天下众生作过一些打算。这是愚兄的眼光和胸怀都太狭隘了,幸有兄弟你对愚兄坦诚,让愚兄看清了自己!”

李靖听他如此一说,心下大是感动,当即跪下,道:“大哥,其实小弟也暗中跟出尘说好,有朝一日,会弃大哥而另投真主。还望大哥谅解!”

虬髯客忙扶起李靖道:“好兄弟,你将帅之才,正当有此想法,大哥怎会怪你?只是,不知你口中的真主是否已有眉目?”

李靖道:“尚未遇得。”

虬髯客道:“好兄弟,实不相瞒,愚兄目前倒有一个人选,世家之后,锋芒初露,起事在即。好兄弟,你且猜猜此人是谁?”

“起事在即,又是世家,大哥莫非指的是关陇贵族,太原唐公?他确实有逐鹿的实力,可在我看来,此人心胸狭窄,魄力不足,不足以当乱世英主之称。”

虬髯客摇摇头,道:“这个批评极为中肯。不过愚兄推荐的人却是唐公次子李世民。他年纪轻轻,却是雄才大略,机智过人,先是以疑兵之计解炀帝雁门之围,后又在3个月内建起晋阳宫,并为救父冒死上殿提出‘拔钉验锈’,以一己之力挽家族败亡之狂澜,再又应势生变,招揽豪杰,礼贤下士,如今更是不拘小节,以计诱父,掩人耳目,招募兵士,严明治军,依愚兄观察,他李家起兵之期,应不会超过七月。”

李靖道:“听大哥道来,这李世民确是个人物,大哥对李世民如此熟悉,莫非你已见过他,并与他相交?”

虬髯客苦笑道:“愚兄对这李世民,又岂止是见过?”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

李靖对这尚未谋面的李世民暗暗称奇。想他大哥一生纵横四海,劫富济贫,侠盗心性,对那些地方官宦、贵族公子向来不齿,如今却对这李世民青睐有加,见大哥提起这人的神色,竟有些许凄凉无奈,全不似平日里豪爽精神,不知他二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这乃大哥的隐私,他也不好再祥加追问,于是道:“此人既为大哥推崇,必有过人之处。可我等也须再施观察,方可定夺。”

虬髯客点头道:“不错。他这一路行来,我们正好在一旁暗中观察,若真有治民之心,人君之道,愚兄自当在必要时候加以援手,兄弟也可辅助于他。”

李靖与张出臣对望一眼后,张出尘从怀中取出神龙金令,两人跪下道:“既是如此,请允许我们将此物交还大哥!”

张烈望着那神龙金令怔了半晌,终是笑着接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