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张烈同人)济世安民作者:blalblyl
第79章
隐隐可见旗号上有“唐”和“李”。
尉迟敬德思忖:不好!他们又来了一队人马!我不宜再久耗!唐军此行主要目标是囚车,只要囚车未失,我就不能算败。至于秦叔宝,日后有的是机会和他一决高下。
主意既定,一过弯来,尉迟敬德吹出一声呼哨,然后大喝一声,抽出肩上竹节鞭,将鞭打下。叔宝把左手的锏架开鞭,右手的锏打去。尉迟敬德把右手的槊一架,左手鞭又打来了。叔宝架开鞭,又打一锏。尉迟敬德一槊加开锏,又是一鞭,叔宝架开鞭,却待要打,尉迟敬德掉转马头飞驰而去(这名为“三鞭换两锏”,尉迟敬德打出三鞭,叔宝只换得两锏)。秦琼在后面紧追不舍。两骁骑像两只飞箭从原野划过。眼看两人离前面的寻相等人越来越近,尉迟敬德却突然拉马向东拐去。秦琼在后面略一迟疑,正要作出反应,忽见一阵黑点飞向了他的面门,饶是他应对迅捷,将身子急速地伏在马背上,刹那间,十几支羽箭带着尖锐的啸声从头顶飞过。秦琼吓了一跳,猛拉缰绳,将座骑硬生生地钉住地上。又一波飞箭带着哨音射来,被秦琼挥锏一一挑开,但座骑的左前腿已然中箭,趔趄着要向下倒。当唐军大队轻骑赶过来时,尉迟敬德等人已经变成了原野上的一排黑点。
“不要追了。”秦琼等人正待追击,却被一个温和而有力的声音阻止了。
尉迟敬德不由得回过头来朝发出声音那人看了一眼。
气质!
那人带给尉迟敬德第一眼的,是一种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从未感受到的气质!
竟教他被定格住了,一时无法转过头去。
那人笑了,“这尉迟敬德能在如此不利的形式下带着俘虏全身而退,所率的军队严整不乱——所谓良将,莫过于此啊!尉迟敬德,终有一日,我李世民会让你成为我的……”
那人后面说了什么,尉迟敬德没有听清楚。
但他听到了那人的名字。
李世民!
此次唐军的统帅,传说中唐皇那常胜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罢了!
看他那样子,只怕连他的长槊都拿不动罢!
跟定杨可汗和宋大人比起来,这个李世民有哪里像一军之统帅了!
可是,为什么他会有那种气质——那种定杨可汗和宋大人都不具备的气质?
“启禀将军,刚才清点,发现俘虏逃跑了一个!”
“什么?谁?”小兵的禀报将他拉回了现实,在听闻俘虏跑了一个后他有些气急败坏的问道。
“独孤怀恩。”
“独孤怀恩?”不对,刚从美良川敌军的伏击中撤出时,是由他亲自在后面押的囚车,当时俘虏明明一个都没少!乱军当中俘虏都没逃掉,更遑论在己方军队的严密看守下?不对,应是为人所救!而且这个人的武功相当高!是李唐那边的人?但如果是的话,却为何连永安王李孝基都没救,却偏偏救了工部尚书独孤怀恩?莫非——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尉迟敬德虽有满腹疑问,但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令手下更加严密看管俘虏,同时加快向浍州进发。
十二月底。阴寒的冬天已近尾声,数里外的汾水跳跃着光亮,断断续续地流着。和暖的阳光照在光秃秃等待发芽的树木上,照在平缓的山岗上。飞鸟箭一般掠过长空,迎面吹来一阵习习的南风。
李世民出了柏壁,站在山岗上,望着不远处的浍州城,有好些天了,往日喧闹不止的浍州渐渐寂静下来,宋金刚军也不出城示威操练了,龟缩在城中一动不动。李世民推测,孤悬于浍州的宋金刚,粮道时常被截断,军中缺粮,兵士饥馁,士气低落,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决战的时机,便随着春天的到来,也即将来到了。
刘武周的定杨军,一定会败于他李世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