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枭雄相继灭亡,突厥对中原分而治之的图谋落了空。
不过突厥强大的骑兵仍是成为严重威胁大唐国家安定的边患,并在颉利可汗的统治下,从此与大唐军队进入了直接交锋状态。
而在大唐内部,在京城长安,天下平定之后,太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渐渐显露出来,演变为长期、剧烈的冲突。
91
自李建成灭平刘黑闼回师之后,他跟李世民之间的角力便起了微妙的变化,那种“只知有秦王,不知有太子”的话已没有人再提起。趋炎附势之辈眼见太子渐渐势大,秦王却寸寸失利,全都见风使舵,转投李建成而去。李建成遂对魏征言听计从,事事称心如意,但有一件事却是屡屡碰壁,令他大为恼火。原来魏征向他建议向秦王府中的文官武将下手,对他们示恩笼络,就算不能真的诱他们背叛李世民,也可离间他们与李世民的关系。李建成深以为然,于是大批金银珠宝送到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人府上,但每次都是毫无例外的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最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李世民知道他对其下属作出这种种示恩之举后,竟还是对这些人信之不疑,让其出入卧内,不显半分猜忌。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假若世民向我的下属如王圭、魏征等人大派金银,我恐怕是决难不动半点猜疑之心的吧。
这个弟弟确实太可怕了!
不行!李世民兵多将广,对他又是忠心不二,自己这东宫当早作防备才是!
“杨将军可知我为何推荐你为庆州总管?”东宫书房内,李建成压低了声音,问东宫宿卫杨文干。
杨文干三十多岁,身形骠悍,虎背熊腰。他一向是李建成的心腹。在上次建成东征之役中,阵斩稽胡首领刘仙成,立下军功,经建成举荐,刚被吏部补了庆州总管的缺。
“殿下是让小臣去多多招揽人手?”见主子一脸神秘,杨文干心领神会。
“嗯,小子,聪明!”建成满意地笑了笑,拍拍杨文干的肩膀,叮嘱道:“你此去不单单要招揽人手,我要你利用一切可能机会,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务必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旅!”
杨文干心中一懔!心道:太子殿下如此嘱托我,莫非是有意提早登位?这搞不好可是灭九族的谋反大罪!可我是太子的心腹,一切祸福荣辱,全凭太子。太子殿下又如此信任于我,将此等大事相托,我还能有退路吗?
想到此,他壮了壮胆,“扑通”跪倒,说道:“末将愿为殿下赴汤蹈火,效犬马之劳!”
建成扶起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以一种淡然的口吻道:“父皇年纪大了,这天下迟早是我的。你替我办好这趟差,将来我必不亏待于你!”
“太子殿下知遇之恩,末将肝脑涂地不足以报!”杨文干又连忙跪倒,指天发誓,誓死效忠李建成,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看着杨文干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中,李建成暗暗捏紧了拳头。
然后,又对一旁的“心腹”王至(却哪知此人实为秦王的卧底)布置任务,要他催促幽州李艺(罗艺)速将甄选的骁勇送来,以充实东宫长林军。
天策府。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关于最近太子动向的密报后,沉吟半晌,道:“请程将军来见我!”
这日,长安城门。
望着太子右虞侯率可达志带了好几百人远远的正朝城门行来,早已密切关注多时的将官嘱咐守门的士兵道:“那好几百口子来者不善,待他们过来时,与我挡住,我先到城里找程将军汇报去。”
他刚走不久,可达志等人在夕阳的余晖中,赶着马车来到城门口。“统统站住!干什么的?”守门兵士手握刀柄,虎视眈眈走了过来。
可达志身后,那些来自幽州的健骑们,虽武功在身,心高气傲,但到了天子脚下,不免有些打怵,不由自主往后退了退。可达志手拿通商文书走了上去,满脸堆笑地说:“我是太子右虞侯率可达志,奉太子差遣到幽州做一笔生意,这是通商关文——”
可达志东宫堂堂次六品官阶,竟恭恭敬敬双手把关文奉上,守门的兵士更加怀疑,上去把货车翻了个底朝天,虽无可疑之物,却并不放行。一个立正手一挥——“路边候着,上边命令来了再说。”
路上经历了多少盘诘,可达志他们都混过来,但到了最后一坎上竟遇上了麻烦,可达志急得头上冒汗,眼不住地往城里头望,正在这时,二个锦衣皇宫卫士骑着马飞也似地赶来,到了近前滚鞍下马,亮一张桃色宫庭令牌,对守门兵高叫:“奉太子令,所有东宫人和货物立即放行,不得有误!”
第115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