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主婚人的曹操曹孟德,此时正坐在周崇身边,当代礼学大宗师的周崇,其实曹孟德年轻的时候在洛阳城中就曾经见过,不过,当时的曹孟德根本就不会去关心这个一直埋头做学问的书呆子,但是,按照辈分来说,周崇的哥哥,周公瑾的父亲跟曹嵩曾同殿做官,而周公瑾的祖父,也曾跟大太监曹腾,曹孟德的祖父分属同朝,认真算起来到话,曹孟德还要称呼周崇为叔父。
“周叔父,您今后不知有何打算?”曹孟德很是谦恭的说。
周崇笑了,轻轻捻着胡子,悠哉游哉的说:“曹丞相,既然称老夫一声叔父,那我就愧领了,老夫老了,这么多年在庐州埋头书本,早已经没了什么雄心壮志,只想守着故土原籍,好好的将老夫毕生所学整理出来,玲珑那丫头的琉璃岛清净舒适,老夫打算就在那里终老了,就算有一日……呵呵,离着祖籍也近些么。”
“……,呵呵……,也是,丫头向来会享受,看看,这沁芳山庄收拾的多好?处处鸟语花香的,就连这空气中都飘荡着清香,嗯,‘沁芳’二字用得好”曹孟德也知道没办法勉强,他也不过是随口问问,这样的老书虫,留在许都也不过是供着,所以就马上转换了话题,更何况,周崇已经表明要将玉玲珑的琉璃岛作为终老之地,那么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周崇很是自豪的点点头说:“是啊,丫头的确是好心思,公瑾能够娶到她,是公瑾的福气,更是我周家的福气啊呵呵呵……”
“呵呵,那可就要感谢他们的大媒人子瑜先生和子敬先生了。两位先生成就此美事,这是功德无量啊哈哈哈……”曹孟德扭头看着诸葛子瑜和鲁肃鲁子敬笑的畅快之极,也满含揶揄,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儿。
鲁肃鲁子敬倒很是泰然,笑着拱拱手,算是应了这“夸赞”,可诸葛子瑜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一张本来就比别人长几分的脸拉得更长了,苦苦的一笑,并不接话。
鲁肃鲁子敬在江东此时也算是位高权重,虽然他向来跟周公瑾关系很好,可是外表憨厚老实,内里很是聪明精明的他,自打追随了孙策,就开始一心一意的跟着孙策了,又早就远离了吴郡城在外面守牧一方,更是跟军务繁忙的周公瑾周大都督交集很少,偶尔的来往书信也是平常的交往,这时孙策对他也丝毫没有不满和掣肘之处。
而诸葛子瑜的情况就有些微妙了,他向来跟玉玲珑的关系不错,自从周公瑾和玉玲珑定亲之后,更是跟周公瑾亲密了几分,更让他在江东难做的是,他曾经还作为过孙权孙仲谋的老师,虽然时间非常短,可是孙权孙仲谋出事、身死之后,他就觉得自己好像在孙策那里也吃不开了,吴夫人对他也有着一些隐约的意见,家里的老太太和他的夫人对玉玲珑也多有微词,这让他更是觉得心中不痛快。
但是,若是说诸葛子瑜有离开东吴的心,那可就真的是委屈他了。
诸葛子瑜实际上是个有些愚忠的人,在他的认知里面,只要是投效了一个主公,那么,就算是这个主公再不好,对自己在如何的不重用,他都是不可能背离的,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他的做人原则。
所以,诸葛子瑜虽然理解周公瑾的选择,也暗地里觉得孙策孙伯符的做法有些不地道,可是,对于周公瑾明目张胆的离开东吴,更是已经正大光明的投效了曹操曹孟德,甚至还将那柄“天下”剑献给曹孟德,诸葛子瑜是打从心眼儿里看不上的。
因为这种种原因和想法,所以这次诸葛子瑜虽然跟着鲁肃鲁子敬来了许都,却闷在驿馆中足不出户,完全不与此时正在这里的诸葛孔明、诸葛均、玉玲珑等人有丝毫的交集。
此时他的心里烦乱纷纷,可谓是五味杂陈。
“哦,对了,子瑜啊,你是丫头的大哥,怎能在这里?这可不合礼法啊快,你去路边等着,一定要作为兄长前来才行快去,快去”周崇一拍额头,猛地想起了这件事情,连忙挥着手催促诸葛子瑜离开这沁芳山庄。
诸葛子瑜的面色一整,腰板儿一挺,昂然的说:“不周老先生,我此次是作为吴侯的副使前来,并非以玲珑兄长的身份前来,所以我应该在这里,作为男方的宾客。”
“男方?呵呵呵呵……我周家可高攀不上,吴侯是何等身份?公瑾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安远将军,哪里能劳烦吴侯所派副使大人来贺?快请吧我们沁芳山庄的庙小,供不起你这尊大神若是丫头愿意认你这个哥哥,那我们无话可说,否则……哼”周崇老爷子一提起孙伯符就没好气儿,冷冷的笑了一声,丝毫不留面子说。
诸葛子瑜和鲁子敬都被噎了一下,不由得相视苦笑,诸葛子瑜脸上有些挂不住的说:“周老先生,无论如何,吴侯都曾经与公瑾有结义之情,派我来贺喜总是应该的,您……”
“住口哼诸葛子瑜老夫看在你跟玲珑有亲的面子上,才允许你在这里开口说话,不然早就派人将你扔出去了
吴侯?哼好一个吴侯公瑾当初变卖家产,耗尽家资,辅助他白手起家,平定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可谓是仁至义尽这就对得起这结义之情了
可吴侯呢?他不仅不顾念结义之情、辅助之义,还竟然派遣刺客前来刺杀公瑾这天下间还有这样的结义之情么?
第152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