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五年转眼过去,对于大唐来说,又是一个异常好的年份。
贞观四年,天下大丰收,各地粮仓充盈,而贞观五年,也没什么大的灾害,各地收成更不错,据户部统计,粮食总产量比贞观四年还多了三成,很多粮仓都堆满了,赋税也多了两成,百姓也都喜笑颜开,这下把李世民和朝臣们都乐坏了。
南方各州的种植和收成情况也已经上报,试验种植水稻的官田,有五万余亩,每亩年收成比种植粟米等其他作物的高上好几倍,且年前都已经种上了冬小麦。
占城稻也早已在邕州试种成功,亩产比普通水稻高了很多,且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少,一年至少可以种植两熟,在岭南的几个州府推广性种植了三千亩晚稻,亩产比普通水稻高了近一倍。
这水稻还只是试种期间,想不到收成就这么不错了,待以后全面推广种植开来,粮食产量那还不更上一层楼?!
李世民根据各州府上报的情况,和众大臣商量过后,决定贞观六年更大范围地在南方推广种植水稻,北方一些州府开始试种。也让普通百姓开始种植,并免费提供稻种,同时由户部委派人员指导耕种。在岭南道加大种植占城稻的面积,江南道一些州府也开始试种。
一些配套措施也跟上,趁农闲时,征集民工,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修筑道路,修建粮仓,并把北方一些较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具在南方推广。
这些决定,在朝会上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朝廷的一系列政策深得民心,短期内粮食问题基本解决,瑶役和赋税也没加重,百姓不再饿肚子,作奸犯科者也少去,各州府的牢房都是空荡荡的,连续两年全国被判死刑的犯罪者都只有几十人。
粮食供应基本不成为问题,只是人口没有这么快增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正式下发诏令,把男子初婚的年龄从二十岁改到十,修养生息,及征兵胡兵、胡汉通婚有违礼制为由,在朝堂上陈述此举的祸害之处,并梗着脖子与候君集一通激辩。
第132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