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军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39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各卫的大将军职最多只有正三品的衔,且大多为虚职,并不直接管理军务,实际的领兵人物都是各卫军中的将军,各卫的将军为从三品下的高级将领,一般授予军功卓著者,或是军中有威望者。

李世民让自己的儿子来当这特卫大将军一职,大唐军中有那么多军功卓著者,可新设的特卫军中不设将军,此举用意让大多的人都不明白。

李世民告知各位朝臣,此李恪所领之大将军为实职,实际掌管军务,特卫军兵员不多,也不领府兵,暂无设将军一职的必要。

如此一说,所有人更不明白,一个才十四岁的小皇子,如何掌管得了一支庞大的军卫?

也有少数人猜李世民此举的意思,皇帝要亲自打理这支新设的军队…或者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只是无论什么原因,这一切说明,在皇帝心中,特卫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各卫。

特卫军的组建成为大唐所有军卫中的一绝…

第三卷兵锋第七章新任的特卫大将军

新设特卫诏令下达的当日,李业诩被宣入宫,李世民召集他及新任命的特卫大将军李恪一道商议事情。

在座的还有兵部尚书候君集,这种情况下本应在旁的李靖没有出现,让李业诩有些失落。

李恪虽然只有十四岁,还未发育完成,身材也不太高,在已经一米八多的李业诩面前显得有些很矮小,但因从小就喜欢练武,身体长得也挺棒,因其身上具有两朝皇家高贵的血统,所表现出来的那份气势,与年龄不太相称,很是逼人眼。

“恪儿,终如你所愿,朕让你去理军务了,”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此举是对是错。

“多谢父皇成全,孩儿当不负父皇所托,定会兢兢业业,协助李翼将军管理好特卫军务,”梦想成真,李恪一张俊脸已满是激动。

久习枪法与兵法的李恪,常与李世民论及行军布阵之道,一些见地颇得李世民赞赏,李恪也再三表明,不喜欢过这种安逸优越的生活,想到军中磨练一番,更愿领兵出征,行军打仗,为大唐、为父皇开疆拓土。李世民很是欣赏李恪所表现军事上的天赋,从李恪身上依稀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不舍得埋没掉一个有可能的军事天才,也就想借机让李恪到军中锻炼一下。

但让李恪到军中李世民又担心很多,一则李恪年纪尚小,没有任何经验,不足以独挡一面,也怕他是一时玩性而起,才有此念头;二则李恪与李靖府上过往甚密,担心此举引起其他皇子们的疑虑,也怕大臣们胡乱猜测;再则也怕李恪如当年自己一样,多了其他的心思。

特卫是李世民军事改革的一面旗帜,已经初具规模和战力,如今单独成军无合适的领军人物。李业诩过于年轻,资历不足,尚欠军功,让他领将军职定会有很大的阻力。

李世民想到自己的宝贝三子李恪,让他去领这特卫大将军职,可以让李恪去熟悉一下军务,特卫的具体事情自有李业诩操持着,训练方面不太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又可以让这支军队牢牢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李靖去了职,赋闲在家,在朝中和军中影响力大降,李世民的顾忌也少了些。

所以,思虑再三,也就有了这些决定。

“恪儿,特卫是一支新设的军队,军中事务与其他各卫大有不同,你到了军中后,一切事宜都要听取几名中郎将的意见,有关军务上的事还要多向候尚书请教,不可妄作主张!”

“是,父皇,孩儿记住了,”李恪恭敬答道,又向候君集抱拳行礼,还不忘和李业诩挤挤眼。

“陛下,蜀王殿下,臣当抽出更多时间到特卫军中,助殿下熟悉军务,”候君集答道,心里打着小九九。

第139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