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军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78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并宣布,此次出征的主要战略目标已经完成,慕容伏允自杀,天柱王被杀,慕容顺献伏俟城投降,吐谷浑国内主要的作战力量都被消灭,余下的任务是清剿剩余的吐谷浑残部。

“下面我宣布新的作战命令:李大亮部,往蜀浑王方向搜索攻击,执失思力部往居茹川一线,这两处,还有大部的吐谷浑族人,”李靖指着挂在上首的地图道,“吐谷浑三十余名名王,还有许多未归附,你们一定要将他们带来,无论是人还是首级…”

李靖说话的声音并不是很重,但却让各将都心头一凛,李靖这话是在慕容顺说愿意宣族人来归后说的。

李靖同时命令在赤海一带的契苾何力部、薛万彻和薛万均部,还有李大亮一部,统一由薛万均指挥,在附近一带执行清剿的任务。

李靖、李大亮、李业诩等还不清楚薛万彻和薛万均部的损失情况,这兄弟两人发来的军报上说,在赤海一带消灭一万多吐谷浑人,俘虏近万人,诸多的粮草牲畜,虽然自身损失也较大,但最终取得了赤海一战的胜利。

薛氏兄弟在战报中丝毫没有提及中了天柱王的伏击,损失惨重之事,把这场战役说成了遭遇战,军中的损失都说成与吐谷浑人正面对战的结果,并且只是略提及契苾何力部驰援他们,助他们一臂之力,但却把李业诩所部的快速攻击对吐谷浑人的打击说的无比重要,称这样快速的袭击正是给予吐谷浑人最致命的一击,才有他们所部如此辉煌的战果。

薛万均为且末道行军副总管,所部原准备编入且末道行军部管李大亮军中,但李靖在鄯州改变作战方案后,薛氏兄弟并没随且李大亮部插向青海湖西,而是置于自己亲率下。在分兵追击时,契苾何力部也是编入薛氏兄弟下,战报只是由薛氏兄弟所发。

契苾何力根本不知道薛万均所传战报中,没写上遭受天柱王的伏击,受到重创,是他的奋力援救,才使薛氏兄弟脱险的事儿,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薛万均和薛万彻为了遮掩他们鲁莽冒进带来的损失,把他的功绩都抹掉了。

李靖在飞传长安的军报中,都是按薛万均传来的战报而写,这点疏忽后来让李靖异常懊恼…

对于李靖来说,眼下最关心的是,南线李道宗、候君集部和段志玄部的情况…

第三卷兵锋第四十三章新的作战手段

伏俟城附近局势安定后,李靖让特卫驻扎在伏俟城外原来的吐谷浑军营中休整,李靖自己的主帐也设在一起,让李业诩部负责大营的防务,特战队员也分布在大营的四周,伏俟城内的防卫交由另一部将薛孤儿负责。

投降的那些吐谷浑名王贵族,也恢复了基本的自由,并让他们在城内原来的房舍里居住,而慕容顺,李靖让其住在王宫里,主持吐谷浑的善后事宜,还有慕容伏允的葬礼。

在李靖占领伏俟城后的六天后,李道宗、候君集部派人传来消息,他们历经非常艰苦的行程,奔波近千里,经过一系列战斗后,扫清乌海、河源附近的吐谷浑部落。随后在大非川一带与段志玄部汇合,再次消灭这一带的吐谷浑人部落。两个多月的行程下来,共击毙吐谷浑人近三万余,俘虏近十万,牛羊牲畜无数。

吐谷浑南线已经基本没有了敌情,李道宗和候君集及段志玄准备在休整数日后,押送着俘虏和牲畜往伏俟城方向而来,与李靖部汇合。

李大亮和执失思力也在出发后第十天,传来捷报。

李大亮部兵进蜀浑山,与聚集在这里的吐谷浑残余军队和部族相遇,在其不愿投降后,发起攻击。

士气正盛的李大亮部轻松击败战斗力量很少的这些吐谷浑部落,砍杀了约二千人后,吐谷浑人投降。

统计战果,俘虏了近四万余吐谷浑人,还缴获了数量庞大的牛羊马等牲畜。在审问俘虏时才知道里面竟然有好几位名王,这让李大亮惊喜异常,前面的郁闷一扫而光。这些没居在伏俟城的名王,居然不知道伏俟城已经被攻占,慕容伏允和天柱王已死,还妄图与唐军对抗。

执失思力所部也在居茹川附近击败了吐谷浑人的残部,杀死反抗的吐谷浑人一千余,俘虏近两万人,还有一名名王,大量的牛羊等牲畜,俘虏和牲畜也都被带到伏俟城方向而来。

受天柱王部伏击并受重创的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部,还有契苾何力部及李大亮的一部,在附近水草丰美之地休整几天后,由薛万均率领,也扫荡了赤海附近一些零星的吐谷浑残部,被打散的这些吐谷浑残敌根本没有战斗力,一看到唐军出现,就散开腿乱跑,薛氏兄弟和契苾何力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这些吐谷浑人截住并俘虏。

这些战役,歼灭的吐谷浑人也不多,但俘获的人口及牲畜却是数量很多,时下整个吐谷浑境内都是绿草连片,各部有缴获的粮食和牲畜可以充作军粮,行军作战时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即使有如此多的俘虏带着,也可以长时间地呆在各地转悠。

贞观七年六月初,李靖在急送长安的战报中,正式向李世民报告,平定吐谷浑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

--------------

“祖父,您在写什么?”无所事事,带着一群亲卫练完武的李业诩,跑进李靖的帅帐,看到李靖正在案上奋笔疾书,好奇地问道。

第178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