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对李靖以快速突袭战法一个异常好的诠释。
所以李靖的《兵铃新书》中,强调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抗中,骑兵的异常重要性。没有骑兵,就无法做到快速机动的作战方法,作战的效果大打折扣。
“翼儿,此中写的内容,老夫与你大部分都曾有讲过,还有一些是这些日子老夫仔细思考后补充的,到时写就后会再与你细讲,你的作战风格与老夫是异常的相似,这一点,让老夫甚是欣慰,你二弟,在这方面的悟性定是不如你。”李靖给李业诩讲完他所写兵书的概况后,如此说道。
“多谢祖父的夸奖,这都是祖父训导有方,只要多加雕琢,二弟也定是不会差的,!”李业诩谦逊道:“祖父,那二弟何时让他到军中?还有定芳与恪王爷那里,这些兵法以后也可以教授他们吗?”
“翟儿早就想到军中了,老夫会寻个时机让他如愿的,!”李靖略一沉思后说道,“至于定芳和恪王爷那儿,你可以传授于他们,但也只能私下传授,定芳虽然老夫亲传的时间颇多,但更多的交流还是与你一道,后面兵法的详解讲授,都出自你手,老夫现在写的这些,也都由你传授于他即可…”
“定芳他日定是一员良将,你要将老夫所有的兵法,都讲与他听,他的悟性不比你差,相信定能将老夫的兵法发扬光大。还有,你以后在招募士兵时,一些有潜力的人,要加大培养,若有机缘者,则可授予他们兵法,但你要记住一点,要看准人儿,不然切不可轻易传授。”
“是,祖父,孙儿记住了!”李业诩豪气涌上心头,看来以后诸多的大唐名将要出自自己的门下了。
“翼儿,你有空闲要常回来看看老夫,有事儿老夫也会使人去传你,!”李靖重新拿起笔,抬头说道,“只是或许事久,朝廷又将会有战事,只是战事规模不会很大,到时皇上很有可能又会派你领兵出征!”
“祖父,征战何处?”李业诩不解,眼下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对大唐构成直接威胁的。
“洮州一带的叛羌,就是此次出征吐谷浑,李道彦和高甑生留下的后患,!”李靖叹了一口气说道,“党项酋长拓跋赤辞当初与老夫约定,全力攻击吐谷浑,李道彦却派兵攻击其部,结果,诸羌都反叛,不但导致李道彦部和高甑生部损失惨重,也使得此地纷争四起,原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德敏还在洮州一线与叛羌作战,但因其所领军队战力不强,且原总管高甑生被朝廷下狱,军心不稳,无力击败叛羌,当初班师时,皇上即与老夫商议,与留守青海境内的大军,合力夹击这一带的叛羌,力争肃清这一带的反叛诸羌,将这一带的大片土地置于我大唐版图内,只是这一带情况复杂,皇上并没最后下决心…但你要做好出征的准备!”
“是,祖父,孙儿明白了,那孙儿先告退了,!”李业诩再作一礼,走出李靖的书房。
李业诩带着众妻妾和家仆丫环们,大小共计八十余口人,从代国公府里搬了出来,入住自己的府邸…
第三卷兵锋第七十五章复职
上元节后,李世民专门下诏。重新恢复李业诩所停的一切职务,同时派人到李业诩新置的府邸中传李业诩进宫。
正在指导新招的三十名亲卫练习武艺的李业诩,忙跟着传唤的宫内侍卫来到皇宫。
过年后又下了一场雪,还没融化光,天气还很是寒冷。两仪殿内,生着几个大火炉,殿阁虽然很大,但却充满暖意。
李业诩进殿内,对正埋着头看奏折的李世民行了礼。
“贤侄,免礼,!”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指着边的道,“坐这儿,今日朕唤你来,有一些事儿要和你聊聊!”
“谢陛下,!”李业诩坐在离李世民稍远处,垂着眼,等着李世民问话。
李世民吩咐近侍上了茶水,撤去面前的奏折,活动了一下身子,再屏退所有的人。这才说道道:“贤侄,听说你新置了一所府弟,朕原本还想赏赐你一所宅弟!”
“多谢陛下恩典,臣于国无多大的功绩,不敢接受陛下的赏赐,!”李业诩恭恭敬敬地说道,尽量却骂道,尽放马后炮,干吗不早说。
“贤侄心里还在责怪朕此番对你们祖孙俩的所为吗?”李世民笑笑看着李业诩道。
“臣万死不敢,陛下做事,力求公正,臣和祖父对陛下从未有过什么抱怨,陛下使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此案查探清楚,除去祖父及臣身上的污名,实在是让臣等异常感激,!”李业诩还是一副恭敬的神色说着,并没看李世民的脸。
“朕也是异常痛恨此等诬告之人,你们祖孙俩在此番出征吐谷浑的战事中立下卓绝的功勋,有人眼红,这是正常事,但朕不允有人诬陷忠良之臣,所以朕对诬告之人定会严惩,以示警诫,慰众臣诸将之心。不然,朝中诸臣,军中诸将,定会有微词。”李世民一副义正词严的口气说道,“且在以后的征战中,若有部将不听从主将的号令,贻误军机,造成损失的,也定是严惩不怠。”
第213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