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作者:黄昏前面
第221章
“唉,业诩兄,你别这样,我三弟都是如此称呼你的,我也愿意如此称呼你,你也别称我太子了,唤我声乾弟吧,!”李承乾脸上的表情很是认真,继尔又叹了口气说道,“我在宫里都闷死了,以前常听三弟讲,你与他一道喝酒耍疯,很是自在…”李承乾露出很是向往的样子来,与刚才那副在李世民面前谦恭的样子判若两人。
“这个…”李业诩纳闷着,为何李世民的儿子人前人后的表现都大相径庭呢?李恪如此,眼前这个太子也差不多。李恪和太子关系难道还挺不错的,这样的事儿也会和李承乾说?“是有过几次,不过近些时候蜀王和在下都忙于军中事务,已经好久没时间出去喝酒玩乐了!”
这是实话,李业诩真想对李承乾说,被你的老子压榨,自己整天都忙于军中事务,如此大好年华,长安的花花世界都没有时间去光顾。那些酒楼什么的,还有一些鲜艳地方,都极少去,若有个穿越者联盟的话,估计自己是最辛苦最惨的一个,得去找联盟的主席或者负责的人儿去诉诉苦。
“我还是真羡慕我三弟,常能找你聊天讨教,能到军中领军职,好好地过一把带兵的瘾,我呢,整天呆在东宫里,除了逢一些节日什么,连父皇和母后都很少见到,更别说这些弟妹们了,也没什么机会出宫去。若要出宫,也得父皇同意,还有其他人…如此这点,还不如普通百姓家的儿郎!天天听着这些死板的大臣们说教,我都听腻了,耳朵都起茧了,!”李承乾说着,似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一样受委屈。
李业诩愣了一下,一下子接不上话!
李承乾话说完,又似想起什么道,“业诩兄,这些话你可别和父皇说,若父皇知道了,定是会责罚我的。”
“太子如此信任在下,那我如何会说与旁人听?”
“父皇整天忙于朝事,我却不能为其分忧,整天无所事事呆在这里,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李承乾脸上露出一些忧色,“我今年已经是十七了,业诩兄,你十七时候,都已经领兵出征,平定斛薛的叛乱了,看我三弟,也已经在军中呆了快一年了!”
“太子想为国分忧,此是大唐之幸,你若与皇上说了,或许皇上他会同意的,!”李业诩笑笑说道。
其实他并不太清楚如今的太子能做什么,是否能帮助皇帝处理朝事,或者能如李恪一样做其他地方领职,只是知道,若李世民有什么不便,外出巡视,或者生病不起,可令太子监国的。
“我如何敢与父皇说,!”李承乾脸上露出一些惊慌的表情,“父皇觉得我该学的东西还多着,所以让这些人成天教我这些东西!”
这些话太敏感了,李业诩忙转换话题,聊其他的事儿。
慢慢地,从李承乾话中,李业诩也了解到为何李承乾想与他结交。
李业诩长得异常高大英伟,且一脸正气,无形中流露的那份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欣赏,且文采武艺极佳,当日在宫中一招就把李世民的侍卫揍趴下,且马术、箭术也是极其出众,文采更是不凡,几首诗已经引起的极大的轰动,还有上次出征平定斛薛的叛乱,及这次吐谷浑征战中所表现的,都是异常勇敢,还有得自李靖真传的兵法谋略,王公国戚家的那些少年公子都极其崇拜,作为太子的李承乾也不例外。
所以李承乾也一再央求李世民让李业诩来指教他一下。
看着一脸真诚表情的李承乾,李业诩有些揣度不出他如此说话是为了什么。
看着眼前的李承乾又不是一副很有心计的样子,话语间还是有不小的抱负,怎么感觉眼前的这太子和历史上记载的不太一样呢?
李业诩再陪着李承乾说了一会话,即告辞出来,李承乾一再叮嘱李业诩几日再去和他聊天,并教他做诗和练武。
――――――――
李业诩觉得李承乾天资还算聪慧,只是用后世的话说,生活条件太优越了,又无所事事,人很是浮夸,亲生父母虽就在身边,却无法时间见面,得到他们的关爱也少,是个有些叛逆的大孩子。
史书上记载的,李承乾在东宫中整那些突厥部落样,搭帐篷,饲养牛羊,割肉煨着吃,或许是闲着太无聊了,搞些花样出来取乐而已。若有事做,可能不会变成那样。
此时的李业诩也有另外的想法,若能延长孙皇后的寿命,且能影响李承乾的思想,那大唐后面的历史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若是如此。没有武氏的乱国,大批忠臣武将被清洗,那大唐的辉煌会不会持续更长时间呢?
第三卷兵锋第八十二章李业嗣
事情稍安定下来。李业诩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承诺,隔三五天回府去一次了。
得知李业诩终于有些空闲了,府里的众家人们都很是高兴,郑燕、云儿、小月只是喜上眉梢,连刚一岁半的小李征也是兴奋异常。李业诩回到府中,李征即粘着李业诩,要这个难得回家的父亲陪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