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李业诩一看知道那是自己所写的折子。
“你所说的,要军器监改进生产工艺,实施流行…线作业,是这样说吧,!”李世民翻开奏折看了看,“你今日与朕说说其中的情况!”
“陛下,如今军器监的生产技术还是比较低下,各种武器的产量不高。臣想了一些日子,觉得我们必须得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流水线作业,!”李业诩坐直了身子,清清喉咙道,“何为流水线作业呢,就打个比方,比如制作望远镜,一部分人制造镜筒,一部分人打磨水晶,一部分人负责装配,分工而作,这样每个位置的人只要负责自己手上的活,而且通过磨具可以批量地制作,这个阶段完成后,即交给下一个阶段的工匠,比现在一个工匠一手制作整个过程速度快得多,而且什么部件出了问题,也可以追查到具体的人,加以改进…”李业诩一边用手示意,一旁解说道。
现在军器监的生产和制作还是依照以往的模式生产,像望远镜的生产,基本都是一个工匠独立制作完成。往往一架望远镜要好多天才能完成,也使得生产效率很低,不能满足军中的要求,至今大唐军中装备的望远镜数量也不多,其他如手雷,指南针,还有箭弩的生产也是类似。这样落后的生产技术必须得改进。
“如此说,是挺有道理的,那就由你和军器监的阎大匠一道试着改进吧,也不要再报于朕了,有什么需要的。你拿着朕的手令,与户部及工部商量即可,我们必须要准备大量的火器,以备军用!”
“是,陛下,!”李业诩大喜,这是进行下一场征伐的信号,“臣这就去和他们商量!”
“贤侄,不急,朕还想问你一事,!”李世民并没让李业诩退下,而是自己站起了身说道,“近日朕听坊间在传着一首诗,颇有气势,你看看!”说着走到放置着笔墨的案边,在辅好的宣纸上挥毫写下了一首诗。
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已经皇帝要与自己说什么了,也只得起身,站在李世民侧面看。
转眼间诗已经写完,李世民的一首飞白体很有气势,让李业诩敬佩异常,自觉也是望尘莫及。
李世民放了笔,很满意地看着自己所书的,问李业诩,“贤侄,你看朕这一手字如何?”
“陛下,臣如何敢评价陛下的手书,!”李业诩汗颜,“陛下所书,颇有王右军风姿,若是放在一起,要臣认,实是难分出来!”
“哈哈,!”李世民得意地笑着,这话正是说到他的心槛上了。
李世民最推崇的书法大家就是王羲之,并广集王羲之的书迹,加以临摹。上行下效。李世民此举也使得初唐各大书家尽取晋人的之风。李业诩还记得历史上所记载的几个典故,一是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在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弟子辨才处,派某大员假扮成文士前去骗取得,自此宝爱终生;再一个是李世民有一次临王帖,作“戬”字,“戈”脚写不好,便叫虞世南替他补上,后让魏征品评,魏征看后说“唯‘戬’字‘戈’法逼真”,李世民知自己书艺不精,从此更苦功练帖。
李业诩不知道如今李世民有没有弄到《兰亭集序》,他还真怕李世民让他去侦探偷窃这稀世之物,李业诩从酷爱书法的后世父亲那里也知道,正是李世民把《兰亭集序》据为已有,李世民去世后,这件旷世书法珍品就不知所踪。
上面这两个典故正是后世的父亲所讲。
“贤侄…贤侄!”
李业诩正想间,却听李世民唤他,看着李世民有些恼怒的脸,忙应道,“陛下,臣看你的书法,都入迷了…”又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话,不过看李世民脸上都有恼怒了,如此说,这皇帝应该不会介意的。
“哈哈,!”果然,李世民很得意,“朕的书法,与王右军比之,那是差太多,朕也一直在临摹的所作,前些日子,有幸得到了王右军的《兰亭集序》,朕是爱若至宝,嘿嘿!”
“陛下,能否让臣也瞧瞧这稀世珍宝?”李业诩一听李世民已经提到了这件珍品,刚刚一点担忧李世民派自己去盗取的心思也放了下来,同时也很好奇,想见见这件自唐以后,已经没有人见过的书法珍宝,连刚刚李世民要他看诗的目的也忘记了。
“待朕临摹一些时日后,若有机会,下次你入宫,朕与你瞧瞧,!”李世民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有些像个得到一个宝贝的小孩一样得意。
“那就多谢陛下了!”李业诩也很高兴,他在想,若这件东西能留存到后世,在什么拍卖行里拍卖的话,那得多少钱?恐怕是个天文数字了。
“哎,对了,贤侄,朕还差点忘记了,你看看,这诗写得如何!”李世民仿佛回过神来,吟念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诗多有气势,你评价一下!”说着白了李业诩一眼。
“陛下,臣这些年对诗文并无多少研究,所以也无从评价!”李业诩嗫嚅着道。
“臭小子,你还给我装,!”李世民怒瞪了一眼道,有些想抬脚踹的举动,“不破楼兰终不还…如此气势,如此诗才,比之当初的《出塞》也不差,你说,放眼如今我大唐朝中,有何人能做出?”
“陛下,臣…”李业诩明白李世民肯定知道事儿,当下也只得承认道,“陛下,这是当日臣与几位朋友们一道玩着时候所作!”
第331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