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答道:“陛下虚心纳谏,就一定会有上书言事者。大臣们愿为国徇身者少,爱惜自身的人较多,他们害怕获罪,所以不上书言事!”
李世民道:“朕何尝不虚心纳谏,朕今日还是说,即是以后,以事直谏,朕也不会责其罪,若大臣们议论国事而忤怒圣意,动辄处以刑罚,这与上刀山下火海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大禹给提意见的人行礼,正是为此,朕今日也是如此!”
李世民再问魏征道:“朕今日还有事问卿,自古以来有时是君主昏愦而臣下清明,有时又是君主清明而臣下昏乱,二者之间哪个更厉害些?”
魏征答道:“君主清明则善恶赏罚得当,臣下如何能够作乱!如果不清明,放纵暴虐刚愎自用,即使有良臣在身旁,又有何作为?”
李世民反问道:“齐宣帝身边有杨遵彦,难道不是君主昏愦而臣下清明吗?”
魏征迅速作答道:“其也只能延缓灭亡而已,如何谈得上治理好朝政呢?”
“如今我朝中忠臣良将辈出,朕自觉也不是昏庸愦败之君,君臣共心,我大唐将会日渐强大,所以无此担虑!”李世民很自信地说道。
“陛下,魏特进此番言语,让臣等汗颜,臣不愧无此见地!”房玄龄此时也站了出来,对李世民行了礼,又对魏征恭敬地作了礼
魏征对房玄龄的称道不为所动,依然继续说道:“治世当以良臣,陛下所用之人皆为出众,臣甚是敬佩,然臣觉得用人之道还有失偏颇,如今朝中居要职者武将居多,六部尚书五出其中,臣觉得,此大为不妥!乱世当用武将,治世当用文臣,此乃恒古不变之理…”
魏征此话一出,如重磅炸弹一样,使得一众朝臣们瞠目结舌,李业诩也不禁大为吃惊,这样的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如何能讲出来?
此话是不假,六部中唯户部尚书是文臣,吏部尚书侯君集、兵部尚书李世绩、礼部尚书李道宗、工部尚书李大亮、刑部尚书张亮,俱是武将出任,但这也不能说明朝中武将占主导地位,侍中、中书令皆由文臣担任,更别说其他在朝中挺有影响力的黄门侍郎、谏议大夫等也都是文臣,魏征说此话定是大有深意。
而且朝中的武将并非只会行伍打仗,一些是文武之道兼修,看来魏征此话要惹众怒了。
不出李业诩所料,一些武将们如李道宗等人已经是对魏征怒目而视。
李业诩想到这大半年来自己所探,还有从长乐公主那里套到的事,心中隐隐地有个念头闪出来,这里一旁的李靖也投过来一个眼睛,李业诩也从李靖眼中看出了这般疑问。
只得魏征继续说道:“所以臣觉得,所犯并无大错之朝中元勋,当得赦之,老臣自知命不久矣,今日斗胆将这些日子所想的,都说与陛下听!”
“魏卿言之有理,朕自会牢记在心…”李世民出奇的没有对魏征这样的话进行训斥。
听到这里,李业诩终于明白,今日所说的,真的是大有文章,很有可能,长孙无忌不日即要回京了…
皇帝真的好手段!
第四卷军魂第一百四十章水师的建设
两仪殿内,李世民召集君臣议事。
已经是冬日,虽未下雪,天气已经很冷了,殿内都生着火炉。
在场的重臣有司空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吏部尚书侯君集、礼部尚书李道宗、兵部尚书李世绩、工部尚书李大亮、户部尚书唐俭,及将作监大匠阎立本、军器监大匠阎立德兄弟,兵部侍郎韩瑗、崔敦礼,当然还有李业诩这个军事学院的祭酒。
“各位爱卿,扩建水师之事在年后即要进行,今日召集各位商议具体事宜,有何建议,皆可提出!”李世民看着这些大唐帝国的精英们,微笑着说道。
当时讨论有关高丽的朝会上,李业诩提出以水陆两道攻击高丽,争取将高丽一击灭国,建议扩建水师后,李世民可以说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水师的扩建提上日程。
以李业诩的感觉,即使是后世那样高效的政府,也是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将如此重大的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拍板。
第487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