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军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498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唐军魂作者:黄昏前面

第498章

李业诩从李世民兴奋的神情中却看了出来,皇帝手痒了,想亲自带兵作战过过瘾。不过想着也可以理解,如今大唐周边差不多都已经平定,只有东面这块地方还有一些不听号令的小国,李世民也已经四十多岁的年纪了,若不趁着还算年轻,身体还强健时过一把征战的瘾,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甚至连征战的对象也找不到了。

见皇帝如此说,谏议大夫诸遂良再出列奏道:“陛下,天下犹如一身:长安、洛阳两京,心腹也;州县,四肢也;四夷,身外之物也。高丽罪大,理应派兵讨伐,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兵士,仗陛下威灵,取之易如反掌耳。若陛下亲征,恐时日长久,若国内有纷乱,太子尚不足以镇服,这些陛下也知道。陛下离开两京地,逾辽海之天险,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此是愚臣之所甚忧事也!还请陛下三思!”

听诸遂良如此说,李世民不待其他朝臣出列奏言,即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爱卿此言差矣,八尧、九舜,也不能在冬季种粮;乡村野夫及儿童小子,却可以在春季播种,让作物生长,这是什么?这叫得其时令。天有其时,人有其功。泉盖苏文欺君虐民,百姓延颈盼救,此正是高丽可亡之际也。诸位爱卿只是未见此理,才会如此说!”李世民大手一挥道,“所以朕御座亲征,正是顺应天意,合乎民盼,有何不可?”

房玄龄等继续出列反对,李世民只是不听,最后有些恼怒了,阴沉着脸,以非常严厉的口气驳斥那些反对的人,表明自己的决定不可更改。

这时,李业诩顶着李世民严厉的目光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议!”

“讲!”李世民没好气地说道。

李业诩微仰着头,看着李世民道:“陛下,如今已经是近四月末了,已错过年内最佳发兵时间,臣建议,可令辽东守军,以一部兵马,连续地对高丽进行袭扰!疲惫其师,使其无法侦知我后续大军的动向…”

既然李世民要御驾亲征,原来历史上的征战高丽的战役也是李世民亲征的,李世民是想在这件事上盖过杨广,李业诩也根本没想到要出言反对这爱显摆皇帝过打仗瘾,不若就一些战事布署上说一些意见为好。

“此议甚好,诏令各卫军做好出征的准备,再令营州都督张俭,准备率军出击!”李世民好似对李业诩所说的非常满意,中气十足地说道。

如此场面,那些还想出来反对的人已经对我讲偃息旗鼓了,只是还有少数几人站出来,在表示同意出征高丽的同时,反对皇帝御驾亲征。

但这次李世民表现的非常强势,对反对出征的意见一概否决,反对御驾亲征的也不理,铁定了心要亲征高丽。

贞观十八年五月初,朝廷发布命张俭等征高丽、百济诏:!

高丽百济,恃其僻远,每动兵甲,侵逼新罗。新罗日蹙,百姓涂炭,遣使请援,道路相望。朕情深愍念,爰命使者,诏彼两蕃,戢兵敦好。而高丽、百济奸惑,攻击未已,若不拯救,岂济倒悬。宜令营州都督张俭、守左宗卫率高履行等,率幽、营二都督府兵马,及契丹、奚、靺鞨,往辽东问罪,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随着这份诏令的下达,大唐对高丽、百济的战事正式开始打响…

第四卷军魂第一百五十一章南北夹击

令张俭等率军出击高丽的诏令下达几日后,李世民复召重臣们在两仪殿议事。

在所召的众臣到齐后,李世民站在两仪殿首,开始说话:“各位爱卿,营州都督张俭已经帅幽、营两都督将士及契丹、奚、靺鞨各一部,共三万余兵马,兵进辽东,对高丽展开攻击。朕希望张俭能一探高丽虚实,为我后续大军的到来提供便利…”

此次李世民遣使者持谕到契丹、奚、靺鞨部,诏令这几部遣兵,受张俭节度,出击辽东,对高丽进行疲劳战,以使得高丽人不敢松懈,疲于应付,待我新组建的远征军抵达后,可趁势攻击。

朝廷已经为战事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户部侍郎崔仁师副之,河北诸州皆受韦挺节制,听从其便宜从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征集物资、人员,以各种方式运往辽东,作稍后将进行的大规模战事之用,同时以萧瑀之子太仆少卿萧锐督运河南诸州粮食入海,从海路发往营州一带。

将作监征召的数千名工匠,经过年许的努力,已经建造了几百艘各种大小的船只,以作为出征辽东之用。所建造的舰船中,最大的船只可以容纳七余百人,小者也可以运载几十至百多人。

这次所建的船只,可以运送二十余万的士兵及所需的粮草、马匹、帐篷及弹药等作战必须的物资,基本可以应付战事所需了。

如今所建的战船一大部分已经交付水师使用,进行海上训练,而且建造的工程还在持续。

水师除其自身所募集的四万左右人马外,还依朝廷令,临时征召了几万善使船舵的渔家,以作渡海时操船及一些相关的其他活计之用。

李世民将朝廷所做的战事准备工作大概地向诸臣通报了一番,然后再说道:“此次征战高丽、百济,或许会是我大唐对外征战中最大规模的一仗,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把这一仗打好,所以此次朕要亲征,以鼓将士士气…”

听李世民如此说,坐在下面的李业诩有些想笑,这皇帝只不过是想去过过打仗的瘾,再与历史上三征高丽而不下的隋帝杨广一比高下,如今还摆出这么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来。前几次出征安西、安北,所动用的兵力庞大,战场区域也是异常的广阔,从战事规模上来讲,不会比出征高丽的战役小,若是从国家利益层面讲,皇帝大不必亲征,因为此战并没有关系到大唐生死存亡,不需皇帝亲征来鼓舞士气,更不说亲征所费的物资消耗肯定是比一名主帅或者几名主帅领军出征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