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军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555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世民当然知道高延寿多年镇守乌骨江一带,在这片地上有非常高的威望,如今的乌骨城守将也是高延寿的属下,李世民一路来所考虑的,那就是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攻取乌骨城,并顺势占领乌骨江与鸭绿水交汇处的泊汋城,将这两城占领后,我大军就可以跨过鸭绿水,直往平壤而去。

作为耨萨部落头领的高延寿和高惠真,正是发挥他们作用的时候,若以他们的威望,劝服这两城的守将献城投降,那自是最好不过了。

“陛下,臣愿去劝降乌骨城的守将!”听李世民如此说,高延寿如何会不明白皇帝的用意。

“如此甚好!”见高延寿如此表态,李世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军抵达乌骨城下,暂不攻城,即由高爱卿修书一封,使人送进城去,让城内守将献城投降,不然我大军将对乌骨城发动攻击…”

“陛下,乌骨城内大部守军都跟随罪臣驰援辽东了,如今城内只剩下一些老弱镇守城池,罪臣愿亲自入城,劝降守将!”高延寿在马上挺直胸脯说道。

乌骨城的守将是高延寿的亲信,高延寿相信若是他亲自去劝降,守将一定会开城投降的。

高延寿知道,因乌骨城的大部守军都跟随他驰援辽东,而被唐军歼灭,唐军在取胜后又是快速突进,乌骨城没有得到及时的兵员补充,守军很少,还是战力低下的老弱病残者居多。虽然说乌骨城修建的很是高大,依着两侧的山可以据险而守,但仅靠里面不足一万战力低下的守军,无论如何也是抵挡不了唐军的攻击的,向大唐请降,免除一场战事,对乌骨城内的百姓来说,那是最好的选择。

“朕许!”李业诩稍一考虑,即答应了高延寿的提议,同时命令道:“大军在乌骨城外扎营,做好攻城的准备,若是明日午时前得不到答复,朕就下令攻城!”

“是,陛下!”高延寿及其他诸将都领军而去。

乌骨城修建的高大雄伟,城池利用左右两山的悬崖为壁,山势低凹处以楔形石块垒筑城墙,西面和南面两个口子用土石横筑一高大城壁,城有内城和外城,外城城沿山脊逐段修建,修建城墙的都是楔形的大石块,城墙有近两丈高,一丈宽,整个城廓呈卵形,有东、南、北三座城门,周长近三十里,是个非常大的城,比之辽州、安市诸城,更是易守难攻。

多年以来高延寿以此为中心,统御耨萨部的领地,城内积聚了大量的粮草等物资,即使城池被围,以三万驻军,三万百姓算口数的话,城内的粮食也可供这么多人食用三个月以上,若是唐军攻城能力不强的话,乌骨城内的守卫凭高城据守,可以坚持数月甚至一年之久。

李世民也是充分地了解了这些情况,因此希望高延寿这位在此盘居多年的部落头领,能劝服城内守军投降。

大军已经抵达乌骨城下,高延寿带着几人进了城内。

“陛下,高延寿能劝服守军献城投降吗?”与李世民一道举着望远镜,看着高延寿进入城内的李世绩,忍不住出声问道。

“大有希望!”李世民口气平和地说道。

我大军兵临城下,前面又有高延寿在辽东城下的惨败,如今高延寿亲自请命入城去劝降,守城方既然让高延寿入城去了,结果应该不会出乎意料的。

李世绩举着望远镜,看着城头上隐现并不多的守军士卒,说道:“若能不战而取乌骨城、迫汋城,那我大军行进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很快就可抵达平壤城下!”

从鸭绿水往平壤,距离差不多只有四百里左右,中间虽然有一些高丽的城池,还有萨水所隔,但我大军携着在辽东大胜的余威,在已经在鸭绿水口待命的水师战船支持下,取了这些城池,击败阻击的高丽军队,渡过萨水,在很短的时间内抵达平壤城下,也并非是件难事。

“正是如此!朕所领的大军,取得的战绩一定会比隋帝杨广强上多倍!哈哈哈!”李世民放下望远镜,看着身边的诸将,很是得意地笑道。

“陛下,我贞观以来,百姓安乐,国库收入大增,军队施行募兵制后战力成倍地提高,此次陛下率军亲征,攻取高丽,那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李世民身侧的李道宗见皇帝这番得意,也跟着附和道。

“唔,任城王所言有理,多亏有那小子的这些建言!”听李道宗此番话,李世民点头称道,同时也想起远在熊津大都督府境内指挥作战的李业诩,不知道这小子这段时间来战况如何了,真希望能在平壤,与李业诩所领的大军会师。

君臣正相互吹捧着说些得意的话,一名在高处瞭望的校尉飞跑过来报告道:“陛下,高将军出城来了,乌骨城城门没有再关上!”

听到校尉的报告,众人忙举起望远镜,查看乌骨城北门的方向,果然,高延寿领着一些人,正快速地往这边而来,而他们身后的乌骨城城门,还是大开着。

第555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