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声暂停,数万将士鸦雀无声,李业诩在马上向带着一群侍卫走出城门楼的李世民行了礼,大声地报告道:“陛下,受阅将士已经做好准备,请您检阅!”
李世民还了一礼,策马前行,李业诩也跟随在李世民的身后。
乐队奏起激昂的《秦王破阵乐》,数万徒步和骑在马上的将士注视着李世民一行策马行来,在皇帝行至面前时,所在队列的将士们都举刀行礼,整齐划一,并以震天的“大唐万胜!”来回应皇帝的问候。
皇帝一圈检阅下来,带着满意的神情回到城门楼上,李业诩也跟随着李世民登上城楼。
阅兵重头戏,分列式开始。
乐队所奏的乐曲变成了雄壮的大唐军队军歌《大唐军魂》。
李业诩和薛仁贵、裴行俭两将行在最前面,带领第一近卫师的将士,率先通过平壤南门,他们是徒步行进的方队,以五十人为一列,二十列为一个方阵,共五个方阵。
将士们虽然只是在这几天进行了突击的队列训练,但出征前几年的训练下来,这些基本功都还没有忘记,经过几天的适应性训练,队列也是有模有样了。
随着乐曲的节奏,将士们踩着整齐的步伐,举着长枪,以非常严整的队列,似一堵墙般行来,排山倒海的气势,让城墙上那些没见到过这样行进队列的原高丽、百济、新罗属臣们惊讶不已。
待队列行到城门前,齐步走的队列又变成了正步走,数千双穿着马靴的脚蹬踏在地上,发出震撼人心的整齐节奏,让城头上的人心似都跟着这节奏跳动,而随着正步走的步伐,将士们手中的枪斜刺向上,整齐地举了起来,在阳光的照射下举成一片闪着寒光的枪林。
这样的场面让那些归降的属臣们更是惊叹不已,一些人蹦出眼眶来了,特别是那些领过兵的降将,一支军队如此的气势,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
将士们踢着正步走过城门楼位置,才收起枪,步伐也改成齐步走。
随后是程处默所领的第三近卫师马步方队过来,数千骑军将士,也是以五百人左右为一个方阵,策着马,以整齐的队列行进,同样,手中的马刀也举成一片让人眼睛看着生疼的刀林。
后面是拖着火炮的数千名军士过来,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武器,许多人已经领教过他们的威力了,看到唐军中有如此数量的火炮,城上观看的那些归降的属臣们脸上的表情很是生动,惊异、畏惧、膜拜都有,金春秋等人更是面色惨白,他们如何会不知道皇帝举行阅兵式的意思。
领过兵的人都知道,行进间有如此严整的队列,整齐划一的动作,那表明这支军队号令是非常的严明,进退间也会是如此的整齐,唐军战力的强大,可见一斑。
更不要说还有如此多威力巨大的武器。
大唐军队军力如此出众,谁想与大唐作对,都要掂量再三了…
第四卷军魂第二百三十二章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
阅兵式展现出来的大唐军队气势震服了高丽、百济那些归降的高官及将领,他们震撼之下深受打击,在作战时候他们已经领教过大唐军队不一般的战力,还有武器的威力,如今再看到皇帝在平壤城下公开的武力展示,也可以说是对他们的一种公开威吓,谁还敢不听服?
所有归降的人员在气势上更是矮了一截。
新罗国内的几个重臣,金春秋、金庾信、阏川等人则心如死灰,从他们所见识到过唐军攻坚及歼灭战能力上,还有如今阅兵式上所看到的,让这些曾领过兵的高级将领们知道,凭他们自己手中的力量,想对大唐说不,那是螳臂挡车,若与大唐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
金春秋几个已经明白,随大唐军队攻至平壤,并受唐军将领节度,是他们做出最愚蠢的决定,虽然说他们手上还有数万军队,但在十多万大唐军队的包围下,他们几个连谋划什么举动的想法都没有,他们都知道,若大唐皇帝令下来,他们几个不遵从号令的话,下场和高藏、扶余义慈一般,只有被当作战俘带到长安去,接受长安百姓的围观指点和羞辱的份。
新罗王金胜曼已经多次见识过唐军军队的战力,及这些军士在纪律方面让人无法想象的严明,此时见到阅兵式上这般情景,并没多少意外,倒是对李业诩又多了份崇敬,因为她从李世民口中得知,训练出如此军队的,正是李业诩。
接下来的日子,李世民不断地召集群臣和众将议事,只是没有了扶余隆等归降人员及金胜曼和他属臣的份了,李世民和群臣抓紧商议战后辽东及平壤一带、熊津周边事务的治理方案,还有内迁战场上俘虏人员的事务,及扶余义慈、高藏等人的去向问题,他要急于回京了。
第572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