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作者:黄昏前面
第604章
面对诸臣这样的意见李世民有些举棋不定,李业诩还是因病休养,朝中反对的大臣数量更多,再加上诸诏叛乱对我边州的威胁并不大,南方也没有太多建制成的卫军驻防,一下子也下不了决心派大军进剿。
但在李世民举棋不定的时候,又有一件非常震撼人心的事发生了:西宁大都护韩威传来奏报,我大唐出使天竺的使团,在中天竺遭到由其国王阿罗那顺所率的胡兵伏击,包括正使、右卫率长史王玄策及副使蒋师仁在内的三十余名使团成员俱为阿罗那顺俘虏,所带的财物全部被抢,最后王玄策单身逃脱,跑回西宁州,向韩威求救。
韩威火速上表朝廷,要求派兵攻击中天竺,解救被俘的我使团成员。
收到此奏报的李世民大怒,再次召集群臣商议,连在“养病”的李业诩也被唤进宫。
李世民怒不可遏地向着朝堂上站立的诸臣们咆哮,厉斥中天竺王阿罗那顺是胆大包天,竟然敢伏击我大唐派出使团的事。
要知道如今大唐东、西、北三面诸夷已经臣服,原来那些敢对大唐权威挑战的部落都已经被消灭,其地被并入大唐疆域,现在南面这样一个小小的天竺国,竟然敢伏击我大唐派出的使团,这就像伸手在得意洋洋的李世民脸上打了个耳光,让他充满了怒火。
在李世民讲述完事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直在养病的李业诩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我大唐派出的使团从来没有遭到过这样的遭遇,中天竺王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伏击我大唐使团,抢我财物,臣以为,一定要发兵讨之,不然我大唐的颜面何存?我大唐数十万百战将士脸面何在?臣愿领兵,将中天竺灭了…”
历史还终于给自己机会,李业诩此时没来由的兴奋,那个让自己前世血染沙场的地方,如今我大唐终于有机会兵挥兵征伐了,无论如何,李业诩都要促成此次的出兵行动,将那些阿三的前辈们,好好教训一下,让他们知道中国是不可侵犯的。
而且他还想亲自去教训!!
不过一直在“养病”的李业诩这样豪气的言论还是让众臣们有些吃惊,一年多了,李业诩都未来上过朝,过问过朝事,如今听到南方发生了这样的事,竟然一下子表现的生龙活虎起来。
不成武将都是如此,出征是对他们伤病最好的治疗方式?
“陛下,臣附议!”尚书右仆射李世绩马上站了出来,对李业诩的提议表示了支持,“南方诸诏叛乱,我大唐未能及时进剿,使得诸蛮看轻于我,如今一个小小的中天竺,竟然敢伏击陛下派出的使团,俘我使团成员,抢我财物,若我大唐不派兵出征,那以后任何蕃蛮小国都敢如此对待我大唐的使团,我大唐的颜面与威信何存?”
李世绩说完后,李道宗、执失思力、契苾何力、张士贵、程知节、苏定芳也都站出来,表示一定要派兵征服中天竺,以泄此恨,程知节还大声地嚷嚷皇帝为何要召他回京,不然他定举西宁州兵马,将中天竺灭了,这厮也在朝堂上大骂留任的韩威胆小如鼠,不敢率兵进击…
第四卷军魂第二百六十六章出征天竺,没了李业诩兄弟俩的份
朝堂上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没有人出来反对出兵。
所有人都知道,使团被伏击,此等关系到我大唐脸面的事,若听之任之,那我大唐这些年依靠辛辛苦苦不停征战树立的大国威严,顷刻间就会崩溃,一些暂时臣服于我大唐的小国和部落,很有可能趁机作乱,那会是很麻烦的事。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大唐出兵进剿那是肯定的,不然是要出大乱子的,所以除了一些人保持沉默外,没有人反对用兵。
见群臣如此的反应,李世民也很是满意,“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为兵方为上策,那朕也觉得,该出兵教训一下无知的天竺人,并趁势将诸蛮的叛乱也平定!”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业诩又站了出来。
李世民闻之也是一愣,“李爱卿还有什么要说?”
李业诩娓娓而道:“陛下,我使团在中天竺被伏击,而邻近的其他天竺都未对中天竺之举进行阻扰,也未曾派兵救援我使团成员,因此臣以为,对无视我大唐上国之其余天竺诸国,也一并讨伐!还有天竺南面的林邑、真腊使者在朝贺时候,出言不恭敬,辱我大唐上国,因此,臣提议,我出征的大军一并将林邑、真腊也攻而取之!”
在送来的奏报中,还有情报司的秘密报告中,都说明了此次我使团成员受到中天竺的伏击,其他各国都是袖手旁观或者落井下石,甚至我正使王玄策和身边几人逃出后,经过的天竺各国非但不提供帮助,竟然对其进行阻扰,最后王玄策身边的几个人都力战而死,只有王玄策依靠手下的掩护,得幸逃走,与我大唐西宁州的边军遭遇上,才得以保住小命,不然王玄策死了,此事就无从知晓了。
而林邑与真腊的使者在朝会上出言不逊的行为,当时就已经触怒了李世民及众臣,当时就有许多人提出要出兵征伐林邑和真腊,只是被马周、褚遂良以要给民养息为由,谏阻了,如今李业诩把这事与中天竺伏击我使团的事一起提出来,建议一道派兵征伐,群臣们惊异之极,但又不好批驳。
“陛下,臣附议!臣愿领兵出征南方!”又是李世绩站出来,第一时间对李业诩的提议表示支持。如今我大唐兵威日盛,已经位居仆射位的李世绩,也是不能容忍诸蕃国有任何藐视我大唐上国的行为,在出征高丽的战事中,李世绩都没好好地打过几仗,此次不禁有些心痒痒,想趁如今朝中事情有些混乱之时,带兵出征,以躲过一些烦恼事。
接着几位武将又站出来表示同意此计,连不少的文臣,也站出来表示同意派兵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