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王朝云的苏遁不幸夭折。
去汝州的路途遥远,为妾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而后被批准。
我第一次去到常州,我就觉得很美,没有政事上的纠纷,而且风景优美,是那种可以养老的好地方,我就想一直呆下去,但我知道,苏轼从来都不是池中之池,他是要为朝廷效力的人,而我,不过是看惯了从前的灯红酒绿、喧嚣噪杂,现在想过过乡村的美好生活。
“苏轼,我们能不能不走了?”
“……好。”
我只是没想到,就因为我这一句话,苏轼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第五章命如春秋梦
第五章命如春秋梦
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故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绍圣元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元祐六年,他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
我现在已经是四十六岁了,已经很老了,就算我的心理怎么乐观,但我的身子已经支撑不住了。
苏轼也已经五十七岁了,而王朝云也都三十二岁了,从十一岁的小姑娘熬成了老女人,苏迈更是一个三十五岁的男人,而我的两个孩子:苏迨、苏过分别已是二十四、二十二,也都老大不小了。
现在我们一家人都过着清贫的生活。
一日,我半开玩笑地说起苏轼写得《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这是在汝阴的一个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美,忽而想起王闰之好像做过一句诗,然后我就在脑海里组织词语,终于硬生生的憋出一句话:“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结果苏轼十分惊喜:“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
我十分得意地笑,在苏轼和他朋友争了面子,要让别人知道苏轼取了个好老婆,我好歹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学的学生啊!肚子里还是多少有点墨水的。
于是苏轼听到这首词时他就笑了,问:“怎么想起这首词?”
“我在想啊,你怎么不给我写诗呢?你连王朝云都写过。”半撒娇半要求的语气,我觉得以我对于苏轼的了解,他绝对会受不了,结果他是真得气鸡皮疙瘩了。
“七出之中‘妒’是要休妻的。”苏轼一本正经,但我看他眼里含着笑。
我就不耐烦了,“写不写!”
“不写。”
第39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