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4章(2/2)
2307字
18小时前
利津县城里一堆武将你推我我推你,没一个肯主动出战的。兵部那位侍郎虽然点了将,但被点之人也都是百般推诿,根本不愿出战。不管侍郎大人以朝廷之命还是忠君大义相逼,就是没人接他的招。
兵部侍郎最后没办法,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复命,只好点了跟着自己从京城过来的一名参将,让他带上自己的部队出击,给其他人做个表率。
这些人马本来是到山东督战来的,也根本没做亲自上战场的准备,加上人生地不熟,不了解交战环境,又哪能有什么表现。
先前在河对岸一触即溃的那支明军人马,便是被兵部侍郎点名出击的倒霉蛋了。
其他各支明军虽然不肯出兵,但也都派了人跟在后面看热闹,眼见京城来的人马一接战就被海汉军轰了个落花流水,赶紧回去报告战况。
众将得知京城来的人马居然是这种表现,那谁还肯去步这个后尘。兵部侍郎虽然气得头顶冒烟,但也拿这些地方军头没什么办法。
利津县城里也有德王府的人,在得到战报之后,立刻就修书一封,命人出城送来海汉军渡河的地方。
信末还提到,如今在利津县城集结的明军中,有好几位将领都有投靠海汉的意愿,日后再找机会替两边引见。请海汉军不要主动去攻打县城,以免两边伤了和气。
“居然还有这种事情……”
孙丙看完信之后也是大感无语,完全没想到明军内部竟然已经是这样的氛围。
不过他转念一想,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些地方卫所军的兵源和财源都在本地,明廷能给予的支持极其有限,军头们优先考虑的自然是保住手上的武装力量。
特别是那些心思已经活动,有改换门庭意愿的武官,这次的示好也能为今后的接触开个好头,而他们手底下的武装力量,更是有望成为跟海汉讨价还价的资本。
既然明军没有出战的意愿,孙丙自然也不会浪费时间去攻打一座小小的县城。他告诉来人,只要没人主动阻挠,海汉军很快就会离开济南府继续北上,不会发生对方所担心的战斗。
至于那些有心与海汉接触的明军武官,可以等此间事了之后,再设法与登州联系,届时再找机会安排他们与陈一鑫会面,详谈合作事宜。
相较于在山海关陷入苦战的陆六师,孙丙这一路人马的行军简直是顺风顺水。而大明边军与地方卫所部队的战力差距,也由此可见一斑。
那位到济南府督战的兵部侍郎,没能取得半点战绩,之后肯定只能把责任全都推给地方驻军。但以明廷如今的处境,大概也很难处理相关人等,要是下旨治罪,说不定就逼得这些地方军头直接反了,多半只能是打掉牙往肚里咽了。
1627崛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