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掌权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0章 敲定标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钱袋子捏在方晟同志手里啊,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思路?”

方晟从容道:“关于钱的问题我一贯认为从来都不是问题,钱不够可以赚,捏在手里永远舍不得用就永远不够用。如果按树南的标准乍一看好像能少支出十多个亿,可是矿工的心冷了,咱们没法挽回在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按胜平的测算,反正财政一分钱都没有,20多亿与30多亿有啥区别?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嘛。”

觉得这句话太不严肃,詹印道:“合理规划财政负债,建立可控的中长期支出体制很有必要,作为班长,我不主张把庞大债务留给后任。”

“对,本着对百铁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精心算好每笔账,用发展来化解关停矿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方晟道,“现在我给同志们算三笔账,一是各大国企承诺支出部分即30%,亲兄弟明算账,不管时间长短肯定要到位的,这一下咱们只须负担20多亿;二是转岗和再就业,如果六个月内正府帮矿工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那就不能按下岗补偿标准偿付,只能按转岗标准补偿……”

此言一出常委们纷纷质疑。

“什么叫相对稳定?”彭万伟道,“安排到企业当保安,如果企业再倒闭了怎么办,是不是从此不管了?”

孙深道:“如果六个月里下岗矿工没安排工作领取了第一笔补偿金,第七个月有工作了,那笔钱要吐出来吗?”

姚胜平道:“矿工也会算账,要是所安排的企业工资不高,还不如安心在家等着逐年领取补偿金呢。”

面对质疑方晟很淡定,云淡风轻地说:“所以对于下岗矿工再就业的安排会在半年内完成,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笔账,多发并举启动项目有效消化剩余劳动力,扎实推进百铁经济发展和企业活力。同志们,在当前关停矿区市场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我打算从三个方面着手刺激经济,一是立即投资基础设施材料生产加工链,目标是三年保障百铁重大工程和城建项目自给自足,如水泥厂、砖瓦厂、耐火材料厂等等,当然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但相比采矿业是不是环保了很多?二是立即启动封山造林行动,日前正府已收到唐峰集团函件表示自矿区采掘业务关停后,自愿放弃对铁隆山管理权,那么事不宜迟要立即动手,早日还百铁老百姓绿水青山……”

在座常委大都发出意思含混不清的声音,意思是吹牛谁不会啊,钱呢?只有詹印听说劳诺德仁家族十亿美元的故事,很沉得住气。

“前两个方面大约能消化近2000名下岗矿工,三是高速公路修葺与养护,为什么加养护?咱们不能光花钱修不花钱维护!30个亿是大投资整个项目可消化上千名矿工,完工后一部分转为高速公路养护工,另一部分继续修路,我看百铁境内路况大概十年都修不完,这样一来又减掉30%左右费用,35亿只剩10多亿了,胜平同志是不是可以从悲观主义跨越到乐观主义?”方晟轻松地笑道。

黄生谨慎地说:“据我所知省内各大高速公路施工单位都自带工人,高速养护工招聘和管理也归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方市长出发点是好的,但恐怕得充分沟通协商。”

詹印敏锐地反驳道:“那路面养护不力是谁的责任?既然百铁花大价钱把路修好了,就得按照铁路管理的模式各人自扫门前雪,属于百铁的路面由百铁养护,将来有问题百铁承担!你公路管理局要负责养护也可以,必须书面承诺负责一切费用!”

“这事儿要请禹祥同志做好对接工作。”方晟道。

“至于自带工人的问题,恐怕目光不能局限于省内,”詹印沉声道,“30亿不是小数字,出于对同志们负责、对百铁负责的角度,必须面向全国!不要告诉我这样那样的理由,我只有六个字——公平公正公开!詹印不会从30个亿里拿一分钱,相信方晟同志也不会,那其他同志呢?我觉得都想把钱用在刀刃上,真正把百铁通向大山外面的路修好,只要基于相同的理念,再大的分歧也能克服。”

黄生抓住詹印停顿间隙问道:“胜平,高速公路招投标方案出炉了没?”

“交给方市长审阅了,”姚胜平稍一犹豫觉得还是应该说清楚,“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新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已经贯彻了面向全国的要求,但出于对成本控制等因素考虑新方案增加了两个条款,一是增加垫资比例,二是总评分正负5%区域内黄树投标企业优先中标……”

不怎么说话的魏玉树难得开口:“8%都可以,合理保护嘛。”

姚胜平道:“是啊是啊,山地高速施工经验高于技术,可以适当倾斜。”

事关国企利益,矿务系统出身的四位常委不约而同跳了出来;孙深和戴计田虽没表态也露出深以为然的神态,明显是支持的;会议一开始就开炮的彭万伟、沈兵反而安静下来,态度游离不定。

因为之前就高速公路招标问题与方晟有过沟通,詹印心中有底,故意问:“方晟同志看完方案了吗?”

方晟正准备说话,詹印的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一眼神色微变匆匆拿起来到走廊里接听,隔了三四分钟才回来,边坐下边说:

“树南几千名下岗矿工堵在高速公路、火车轨道上近六个小时,造成全省交通局部瘫痪已惊动京都领导!省里紧急通知要慎重确定下岗补偿标准,不可斤斤计较损害下岗矿工经济利益!省里强调各市若再有类似现象发生将对领导班子集体问责,绝不手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