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掌权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章 走访林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枫岭林场附近共有六个居民小区,其中两个隶属于林场分别是林场东小区和林场西小区,另一侧呈半圆型有四个小区属于撤并前镇村居民的安居房,俗称枫岭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枫岭垃圾发电厂位置在林场偏西北方向,下风口且与六个居民小区直线距离二十公里以上,的确如白钰所说理论数据不会对居民产生直接影响,但风向的事儿谁说得准?岭南地区台风都由东南向西北吹固然不假,偶尔也会出现洄流气旋或西北风向,你敢拿命来赌么?

俞晨杰将到场的常委和副市长做搭配,他与霍忠一组;白钰和卢大军;柏芳莲与邢成顺;李璐璐与岚桥区委书计都锦诚;潘富帅与杨功;梅芳容与岚桥区区长伊尚尘。

每组负责跑一个小区看似任务不重,其实平均下来每个小区都有几十幢楼一千户以上,梅芳容所负责的枫岭一组更达到三千多户。因此俞晨杰明确要求“白加黑”且今晚住在林场明天继续跑,入户率不达到百分之十不准收兵。

柏芳莲组负责的枫岭四组一千六百户,入户率百分之十也需要跑一百六十户,两天时间肯定不够,两位市领导必须分头进行还得各自调遣人马过来协助。

至于谈话要点,主要围绕白钰所做的两点承诺和四方面措施,除此之外不准随意答应条件,特殊情况一律先记下来等会办会议时一并研究。

市领导们领了任务分头带着秘书和小组成员上车,白钰到了车上低头看手机,陡地身边香风轻掠,居然是李璐璐坐到了身边。

“咦,李部长没上错花轿吧?”白钰开玩笑道,“你不是跟锦诚书计一组吗?”

李璐璐笑得风情万种:“真要上花轿也必须挑白市长啊……大军书计主动要求换的,他跟锦诚书计老同事,准备今晚吃农家菜喝点小酒。”

白钰耸耸肩道:“林场西小区最远最偏,条件环境也最差,那就辛苦李部长了。”

俞晨杰做分组时毫不含糊,由自己和白钰负责工作量大、工作难做的林场两个小区;李璐璐、梅芳容两位女领导则由岚桥区领导陪同,也相对轻松些。

“没事儿,我能吃苦。”李璐璐笑眯眯道。

白钰不由自主避开目光投向车窗外。不能不说李璐璐的笑容太美,笑得不容拒绝仿佛会印到心底;而梅芳容的笑不会让人产生丝毫邪念,笑就是笑;云歌吟呢几乎没见她笑过。

跟在白钰后面的以副秘书长冯涛带的财贸条线秘书为主,就李璐璐一位女干部,斟酌之下由冯涛等秘书一个组;晏越泽与岚桥区干部混编成组;白钰、李璐璐和钟离良一个组,然后都有一位家住本小区的林场干部陪同。

林场东西两个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抢在国企改革改制前给系统内部干部员工的最后一波福利,时至今日大几十年过去虽没出现危楼,但各方面评估来看都符合“老破旧”标准。

随着林场改制为企业之后又恢复事业待遇,几经周折,仅有很少数正式员工而大部分业务都外包,稍稍有点钱或有门路的都搬到城里,可想而知居住在这样穷乡僻壤放眼望去除了树还是树的地方都是哪些人。

也可想而知这些居民心理有多憋屈,火苗一点就着很快便蹿出老高。

白钰等人拜访的第一位业主是八十多岁的齐步华,曾被国家级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市级荣誉更是不计其数。当年他的工作是驻守林场最偏远的山丘岗楼上瞭望火情,十多年如一日瞭望、报告,瞭望、报告,因为交通不便、人手紧张有时三个月才轮换一次,意味着一百天里见不到任何人影!寂莫难耐时对着林子大喊;想念老婆孩子时,到林子里看看那些树……

这种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专注本身就是忠诚、责任和坚守的代名词。

然而后来林场安装自动化防火灾系统,无所不在的烟感探头和灵敏的红外检测与智能报警能够实现24小时全天候预警,却比人工观测瞭望更准确更迅疾,从火情出现到出动无人灭火机不到十分钟;再严重还有五公里预设的自动化洒水车,能够在地形复杂的林间无人驾驶并实施精准喷洒灭火。

然而齐步华只会瞭望,顶多协助管理员喷喷农药、除除杂草,没有掌握任何技术技能,因此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光荣毕业”——下岗了。

这个冷酷现实的世界,没有英雄,没有大哥,只有资本。

但在市长面前齐步华没提半句关于自己待遇或处境的话,而是絮絮叨叨强调国有林场的意义就是在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提高生态环境优化自然资源,如果林场旁边建造垃圾发电厂,到处堆积垃圾并产生废渣废水废气,林场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白钰一度有些哽咽,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本质来看垃圾发电厂与林场一样都为了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只不过正府多方勘测和权衡决定放在枫岭,因为传统思维认识,垃圾发电厂无论放到哪里都会遭到反对,因此作为市领导今天主动登门解释原委,听取意见,寻求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齐步华吃力地抬手表示,凡是正府决定的事,真正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他肯定无条件支持!以后再不听别人造谣搬弄,只相信党和正府的话!

出了门白钰心潮澎湃,万分感慨地说:“都说基层老百姓觉悟低素质不高,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老百姓还是积极响应的。”

陪同的林场干部说:“白市长,这位老齐觉悟很高,下岗后林场帮他争取到了每月3000元的特殊津贴,他再三推辞后勉强收下,然后只留500元补贴给儿子,每月雷打不动2500元捐助失学儿童,几十年了一直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